到了新公司,公司委任我为维修课负责人,维修课共有6人,负责全公司的水、电、气及空调的供应与维修。因公司刚成立,人还未招齐,事多人少,每天都加班,星期也不例外,整天忙着调试新设备、完善缺陷。多年脱产的我不得不重新拿起工具,与工人们一起忙碌,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不过Z主管知道我们辛苦,经常亲临现场,慰问我们基层员工,这放在以前的工厂,绝无可能,此时即使再苦再累,内心也是暖暖的,值了!
刚进公司没多久,由于英语水平不高,一次普通的维修经历,却令我刻骨铭心,不得不意识到英语在外资企业的重要性。一次同事打电话向我求援,希望我帮助他维修电动叉车。该叉车产于美国,刚从香港购回,还未办理移交,试车时发现叉架无法移动。押运的香港人又是外行,正束手无策,我的同事忙了半天,也无从下手。碍于朋友情面,我爽快的答应下来。到了现场,首先跟车间负责人要了说明书,说明书全英文编排,足有3cm厚、A4大小、正反印刷,估计至少有300页。我的英文水平有限,见此情况有点后悔,真的不该草率答应,但此时已无退路,丢不起脸面,只能硬着头皮找了一本词典,边翻边查。
大约经过两个小时排查,基本锁定了说明书对应的章节,朦胧中似乎已经找到故障原因,感觉应该是输出电缆断路(不通),但用万用表测量时,却发现电缆并未断路,好象又是短路,这与刚才的假定相矛盾。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香港押运人却在不断干扰我的思路,一会儿说查查这里,一会儿又让查查那里,眼看没有任何结果,最后又嚷嚷着赶紧吃饭,下午要赶飞机。没办法,只得停止排查,总不能耽误人家回香港吧。
按理说,此时设备仍属于香港供应商,我们完全有理由撒手不管,但我感觉非常窝火,眼看就要修复,全被那香港人给搅了,从来还没这样丢过人。想想还是不服气,第二天接着修,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原来电缆确实断了,理应是断路,但因为在电缆的断口处两线又相互短路,从而造成电缆非断路,非短路现象。如果昨天再给我10分钟,肯定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叉车修复后,因车间负责人有两本相同的说明书(两辆车),我跟他商量,希望他能把说明书借给我,因为叉车不可能终生不坏,说明书今后还得用,我们需要时间逐步熟悉资料。没想到,这位负责人开口就问,这么厚的英文说明书,你看得懂吗?话音不高,却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是的,我的英文水平确实没他高,但也不能这么伤人。我当即回击,说明书看不懂,我可以查字典,一个月不行,一年总能看得懂。如果你坚持不给,那么今后叉车的维修我们就不管了,你爱找谁就找谁。此时该负责人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口气过重,犹豫了片刻,终于同意借用。
此事对我触动深刻,到底是外资企业,不懂英语就如同文盲,任何人都可欺负你。从此我暗暗发誓,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学习,一个词一个词的查,花了一年时间,终于翻译完成了叉车说明书。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8/15 17:13:1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