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部件都有一定的寿命,设备的超越离合器经过几年的运行后,终于罢工了。该离合器在设计手册中有介绍,应用于主、从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变换的场合,考虑到从国外进口时间太长,而国产的结构、参数及尺寸不相同,只能硬着头皮维修。将其分解后,发现离合器的楔块已破损,如在现在,可用三维扫描技术测绘楔块,而当时受技术水平限制,只能手工测量。恰好,杂志上刊登了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文章,虽然文章介绍的离合器结构与我们的不同,一个是滚柱式,一个是楔块式,但其原理一样,零件材料、热处理硬度及参数可参考。咨询了线切割工程师,他回答只要有尺寸,有图纸,任意形状都可做出来。可当零件加工后,发现楔块的外圆弧呈多角形,问线切割的工程师是怎么回事,他回答图纸中采用等速螺线标注,线切割设备不接受,建议用多段园弧替代。按照线切割工程师要求,我重新计算测量绘制,终于完成了楔块加工,经组装测试,设备运行正常。
以上设备的液力偶合器也出过故障,不过,故障并不复杂,仅是液力偶合器的易熔塞被击穿,内部的油液全部散失。经查找相关资料,易熔塞的中间灌注易熔合金,当设备发生超载时,偶合器内部油温将升高,如同时超过易熔合金的熔点,油液将立即喷出,从而防止设备过载。按照资料推荐,我用焊锡将其修复,并重新灌入油液。第一次试车时,电机启动太快,使开关跳闸,经反复试验,调整油液的容量,最终修复成功。
不少搞技术的人都比较耿直,我也不例外,没那么圆滑,因此也得罪了领导。厂里购买了一套设备机组,项目是由厂长一手负责的,价值约50万RMB,按常规应该有一个验收程序,我们设备管理人员当然也得参加。在设备移交验收会上,有人提出设备采用活络皮带传动,在运行中皮带时常打滑。设备供应商回答,是我们的物料加多了,此时皮带打滑,应该是好事,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否则将可能导致主轴扭断,甚至电机烧毁等更大的事故。听了这样的解释,我当时非常气愤,没想到他们竟如此狡辩,简直把我们当作3岁小孩。实在忍不住,站起来责问设备的电器工程师,既然皮带可以起到如此重要的保护作用,那么请问工程师,你的配电系统内的断路器、热保护还有什么用,干脆全部拿掉,还能少占空间,节省资金。电器工程师结吧了半天,回答是也不对,回答不是也不对,场面非常尴尬。不用说,此次验收会不欢而散。不过,最终在厂长的主持下,设备还是完成了移交。
但该设备的问题太多,开2小时,停3小时,根本不能正常使用,最后干脆就不用了。此时,厂长也意识到该设备真的存在问题,老停在那也不是个事,非常婉转的表达了他的歉意,希望我将设备给予完善。既然厂长开了口,我也只有服从的份。
其实设备远不止皮带一个问题,设备内部的搅棒与轴之间采用螺栓夹固,相当于皮带轮内没装平键,仅靠摩擦力来传递扭矩,稍微受力,就会滑动。此外设备的传动轴长达5M,分别在3个位置装有轴承,当负载增大时,机架晃动,必然造成3(轴承)点不同心,从而增大传动阻力,严重时,传动轴将直接卡死。针对以上问题,我将5M长轴分成2段,2段之间用齿式联轴器连接(相当于万向接头),仍然是3(轴承)支撑结构。为防止搅棒与轴之间相对滑动,考虑在其之间增加一平键,此外用橡胶三角带替换原有的活络皮带。虽然设备经以上改造后,恢复正常,但也因此得罪了领导。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8/11 14:29:2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