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实在太忙,一炉大修还没结束,二炉又打沟检修,说是16小时,现在已经超过40小时了。趁着现在有点儿时间,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二炉大修中热风炉的改造方案(自控系统)。
传统方案中热风炉的控制一般采用西门子300系列的PLC,我为了省钱(给我们公司),同时也为了证实我的一个设想,采用了224XP。因为我的强项是通讯(强项是相对于我自己)所以理所当然的充分的利用了西门子的工业网络。
一、系统结构
1:PORT0口采用MODBUS-RTU通讯协议,波特率38400bps,连接13个MODBUS远程IO模块,其中DI五块、DO五块、AI三块。
2:PORT1口采用北京昆仑天辰的ASCII通讯协议,波特率9600bps,连接10个天辰的手操器。
3:CP243-1,200的以太网模块,用于连接上位WINCC电脑,最多8台,用PCACCESS1.0SP2当OPC服务器,我们实际连接6台操作站和一台工程师站(就是偶的电脑)。
4:EM277,这个是因为热风布袋的段长非得要加一个触摸屏,而我们现有的触摸屏只支持PPI协议(200专用的),只好加了这个,不过这个还没做呢,因为现在不是非得用不可。
二、硬件设计
1:采用现场智能端子箱,尺寸为300(宽)×400(高)×200(厚)。箱型为户外防尘防水型,所有进出线通过PG-9电缆锁紧母。(设计是这么要求的,但理想和现实还是有些差距的,等哪天我补个照片就能看出来了,门子少了密封条、顶上少了防水的帽子)
2:每个智能端子箱里面放置一个DZ-47断路器、一个DC24V/20W(号称1A)的开关电源、一个远程IO模块、一排端子。
3:按照李岩标准(当然是我自己制定的),电线颜色是严格规定的(结构实际又和理想出现了距离,下面简称实理距离)、线号是严格规定的(这个也是有实理距离)、就连线径都出现了实理距离(我想选0.5的,结果非得让我用1.0的,不是单线、是电缆)。不发牢骚了,我选的485通讯线是2×0.5的屏蔽线,一共两条,一条是PORT0的MODBUS总线;一条是PORT1的TCASCII总线(意思是天辰的ASCII协议),MODBUS的长些,大约300米。其实屏蔽也没什么用,根本没接屏蔽层。根据我多年的实践,屏蔽层的抗干扰对于485来说,貌似是效果不明显。
4:现场的智能端子箱只有两种,一个是DI、一个是AI,DO模块直接放在热风液压站的控制柜内。DI智能端子箱外面的元件全部是接近开关。
不好意思,几个同事拉我去喝酒,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