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所有的重大工程都是由德国H工程师负责的,H工程师原本是一个建筑设计师,在建筑业务方面绝对是一个好手,因建筑与机电有联系,久而久之H对机电方面也有所了解,也就理所当然的负责全球所有工厂的机、电、建筑工程事务。虽然并非机电专业出生,但一些常规知识还是知道的,比如说,在2003年(电力)扩建时,他将新、旧两个变电所分别选在不同地点,两地相距20M,按行业常规,不便联动操作。可H却振振有词的解释,新变电所靠近车间,电压降小,电能损失小。估计一般人都想不起来,你能说他有错吗?确实没错,但20M的压降能有多大?不过,最终还是被设计规划院否定了,强令新旧变电所必须紧靠一起,理由是又增加了一个危险源。
我最初与H工程师交往是在03年扩建期间,当时我发现工程中选用的是活塞型制冷机组,该型机组可制冷也可制热,适用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最大的缺点是制冷效率不及螺杆式机组,也就意味着电耗要比螺杆机组高。考虑到公司制冷周期较长,必须首先考虑机组的节能效果,为此我向Y头建议选用螺杆型机器,至于螺杆机组不能制热,可将公司内现有的可制热的机组(水管)全部相连,以便作为冬季使用。由此可减少制冷设备投资50万,减少电力设施投资10万,同时每年还可降低基本电费近10万,节约电费约10万。对此,我自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但Y头不懂英语,也不懂技术,Y仅在口头上答应,根本未向上报告。为此我直接报告总经理,总经理也不愿得罪从德国来的钦差大臣,让我与H工程师面谈。由于H对制冷方面也不太了解,只知道原用机型是活塞型,估计他也不想创新,非常遗憾,最终方案被H否定。
第二次与H工程师交往还是在03年的扩建工程中,H工程师将升降机(属于特种设备)布置在仓库的最南边,此处的高度达不到电梯安装要求,没有维修空间,我向他建议将其移装到仓库中间,此处高度可以满足要求。但H相当傲慢,一般人根本不在眼下,更何况我一个普通员工,没有什么具体的理由,就是不同意。不过最终在上报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时,未获批准。无奈,H只好将升降机移装到指定位置。事后他感慨的说,以往当工程(机、电、空调)安装遇到矛盾时,从来都是别人迁就我,今天在中国,我是第一次服从别人。
在后来的电缆事件中,使他重新认识了我,工程是他全权负责,出了任何问题他都无法回避的,是我避免了损失,也就意味着间接的是我救了他。所以,在H接任印度扩建工程管理时,遇到了麻烦,印度工程投资突破了集团给定指标,必须将其压缩,可他对机、电、空调却不太懂,无从下手。因此,他第一个想到了我,希望我能给予帮助。我接到图纸资料后,一张一张的查看CAD图纸,查阅印度全年的气温变化状态,最终我找到了突破口,仍然是空调,空调投资直接影响到所有项目,约占总投资的1/2,而项目中的空调可分为现用与将来扩建两部分,各占一半。将来如何发展,现在还不能确定,因此,可以暂停将来的空调建设,电力设施也因此大幅度的降低,算了一下,可以压缩总投资的近1/2,至于将来再次扩建,原有的地皮仍然存在,并不影响。方案交给H工程师后,H相当满意。也正是以上原因,在H工程师退休时,专门回访了我,还与我拍了张照片,以做留念。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9/30 16:34:4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