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讨论的焦点在于触点竞争问题。
一个电路工作是否安全可靠,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很多问题,触点竞争是其中之一。但我们只要记住以下几点,在设计电路时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1、所有的组合(常开、常闭的组合)触点,动作时绝大多数是先断开后闭合。这个过程会有一个时差,时差的多与少与所用的元件有关。像一些按钮,有速动(轻触)型的,稍微按一下就能迅速动作,但有一些按钮(或继电器、接触器触点)的行程较长,而且按下用力较大,动作反应不灵敏,像最近一位叫陈景廉网友关于《这个电路.理想跟现实总都会有些差距》(
http://bbs.gkong.com/archive.aspx?id=365786)的讨论,如果他使用的按钮是非速动(轻触)类的按钮,那他的电路是可以可靠动作的,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2、任何以吸引线圈为执行元件的的继电器、接触器,其释放的时间比吸合的时间要长,原理是剩磁及释放电流(压)的原因。
电磁铁所用的铁磁材料都会有一定的剩磁,这个剩磁大小与所用的铁磁材料有关,质量好的铁磁材料这个剩磁非常小,反之则较大。弹簧要克服这个剩磁复位需要的时间,间接地延长了触点的释放时间。
电磁铁的释放还与电流有关。因为断电后,电感线圈的电流不是一下子就没有了的,它的减少时有一定延时时间的。而电磁场的减弱也并不是一下子就没有了的,而是逐渐减弱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一个维持吸合电流参数的原因。
这两个原因所产生的延时时间还与所输入的是直流还是交流电流(压)有关,通常直流比交流的延时稍长些。我曾经在吸引线圈反向并上一只二极管,利用其续流原理延长其释放时间来避免产生触点竞争现象。
3、继电器、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剩磁并永远固定下来,另一个就是铁芯的吸合面会存在一些油污、灰尘等,这些因素会使继电器、接触器的释放时间更加延长,甚至不释放。因此,在设计一个应用电路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带来的不安全、不可靠可能。
我曾经见到过某技校的实训课程练习连接一个按钮互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就没有采用接触器触点连锁的电路,如果该电路真的用在设备中,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安全事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8 10:49:5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