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3/1/3 20:16:36
#0楼
移动车辆跟踪系统是指将先进的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综合地应用于管理系统,从而建立一种全方位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1]。该系统可以监控车辆的运行轨迹和状态,且调试方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可广泛应用于特殊车辆,如长途客运车、银行运钞车、公安车辆以及公交智能交通管理等领域。
1 系统设计方案和通信协议
1.1 系统设计方案
移动车辆跟踪系统主要由车载移动终端、监控站和控制中心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车载移动终端主要负责采集车辆数据,即车辆运行状况,同时接收来自控制中心的命令;利用无线传输网络作为数据传输的载体,监控点采集数据,并将信息送至控制中心。监控中心是管理系统的核心,通过轨迹可以显示车辆所在的直观位置,对移动车辆实施监控。
1.2 通信原理
无线通信是指车载移动终端与监测点之间的通信,它是整个设计的枢纽。运行车辆的车况信息是不断变化的,要使控制中心能够及时了解车辆的行驶状况,车载移动终端要能把车况信息数据发送给相应的监测点,通过监测点间的通信传递给控制中心。通信时,监测点区分不同的车辆,运行车辆要进行编号。此外,由于发送和接收共用同一物理信道,当有多辆运行车到达同一监测点时,要防止车辆的通信竞争[2]。
当系统运行时,监测点上的微处理器设置无线模块上的频率合成器,分时切换成三种不同的频率,监测点循环检测通信口是否有信息接收或发送。信息的类型分为定位码、应答指令和控制指令。定位码包括车辆的编号及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应答指令分为定位应答码和控制应答码,如果信息成功发送至对方监测点,对方监测点则发送应答码,表明数据已收到,否则发送端重新发送信息。控制指令是由控制中心对监控车辆下达的调度指令。通信原理如图2所示。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车载移动终端
车载移动终端定时发送信号,不需要等待接收监测点发送应答信号便可发送下一信息。车载移动终端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车载终端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其主要完成信号的处理及发送,LED数码管用于显示移动车辆运行的速度及公里数。
2.2 监测点
监测点对接收到的移动车辆的信号给予分析、判断,然后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下一监测点,直至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监测点的频率合成器自动调频到监测点联网的频率,完成与临近监测点的信息交换。同时,监测点接收控制中心发送的控制指令。图4为监测点的电路原理图。
3 系统的软件设计
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两部分:(1)数据采集及无线传输,主要是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进行程序设计,可分为车载移动终端与监测点的通信以及监测点间的通信。(2)监控中心管理软件的设计。监控中心数据管理界面采用VB6.0编程,程序基于Keil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编写。这样可以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使程序易于调试和维护,可靠性高,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好[3]。上海租车转
3.1 数据传输的软件实现
数据传输是系统软件设计的核心部分。程序初始化包括串口和定时器的初始化。串口初始化将8051单片机的串口设置为工作方式1,即8 bit数据位和1 bit停止位。定时器选用定时器0的工作方式1,即选用16 bit定时器,晶振频率为12 MHz,定时器0初值分别为TH0=0xEC,TL0=0x78。
初始化后,接收端循环检测串口电位的变化。当检测到串口电平由低电位变成高电位,则可能有信号输入。为了确保串口输入的不是干扰信号,当检测到串口有电位跳变时,延长100个脉冲(每个脉冲为1 ms)后,对输入信号再次进行检测,若仍为高电平,则表示有数据输入,而不是受外界干扰。串口检测到低电位后,经过15个脉冲后,对输入信号再次检测,若仍为低电平,则确认这是“起始位”,有数据输入,开始接收数据。接收完8 bit数据位后,串口若收到停止位,则将数据位送入数据寄存器中,并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否则接收数据错误,丢弃数据。
3.2 P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控制平台的程序是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开发的,MSCOMM控件具有功能完善的串口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以及良好的人机界面。MSCOMM提供了查询法和事件驱动(Event- driven)法两种处理通信问题的方法。查询方式通过检查CommEvent属性的值来查询事件和错误;事件驱动方式是利用MSCOMM控件发 OnComm事件捕获串口通信错误或事件,并在OnComm事件中编写程序进行相应处理,这种方法响应及时、可靠性高[4]。在本系统中使用的是通过事件驱动方法来实现串口通信的。当MSCOMM收到数据时,便触发OnComm事件。
移动车辆跟踪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设计制作了低成本的信息化车辆管理系统,发挥了无线通信网络数据传输的优点,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本系统主要围绕车辆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设计,从而确保了系统的先进性、灵活性和扩展性,既能满足车辆管理系统长期发展的需要,又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实用性[5]。
1 系统设计方案和通信协议
1.1 系统设计方案
移动车辆跟踪系统主要由车载移动终端、监控站和控制中心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车载移动终端主要负责采集车辆数据,即车辆运行状况,同时接收来自控制中心的命令;利用无线传输网络作为数据传输的载体,监控点采集数据,并将信息送至控制中心。监控中心是管理系统的核心,通过轨迹可以显示车辆所在的直观位置,对移动车辆实施监控。
1.2 通信原理
无线通信是指车载移动终端与监测点之间的通信,它是整个设计的枢纽。运行车辆的车况信息是不断变化的,要使控制中心能够及时了解车辆的行驶状况,车载移动终端要能把车况信息数据发送给相应的监测点,通过监测点间的通信传递给控制中心。通信时,监测点区分不同的车辆,运行车辆要进行编号。此外,由于发送和接收共用同一物理信道,当有多辆运行车到达同一监测点时,要防止车辆的通信竞争[2]。
当系统运行时,监测点上的微处理器设置无线模块上的频率合成器,分时切换成三种不同的频率,监测点循环检测通信口是否有信息接收或发送。信息的类型分为定位码、应答指令和控制指令。定位码包括车辆的编号及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应答指令分为定位应答码和控制应答码,如果信息成功发送至对方监测点,对方监测点则发送应答码,表明数据已收到,否则发送端重新发送信息。控制指令是由控制中心对监控车辆下达的调度指令。通信原理如图2所示。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车载移动终端
车载移动终端定时发送信号,不需要等待接收监测点发送应答信号便可发送下一信息。车载移动终端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车载终端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其主要完成信号的处理及发送,LED数码管用于显示移动车辆运行的速度及公里数。
2.2 监测点
监测点对接收到的移动车辆的信号给予分析、判断,然后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下一监测点,直至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监测点的频率合成器自动调频到监测点联网的频率,完成与临近监测点的信息交换。同时,监测点接收控制中心发送的控制指令。图4为监测点的电路原理图。
3 系统的软件设计
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两部分:(1)数据采集及无线传输,主要是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进行程序设计,可分为车载移动终端与监测点的通信以及监测点间的通信。(2)监控中心管理软件的设计。监控中心数据管理界面采用VB6.0编程,程序基于Keil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编写。这样可以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使程序易于调试和维护,可靠性高,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好[3]。上海租车转
3.1 数据传输的软件实现
数据传输是系统软件设计的核心部分。程序初始化包括串口和定时器的初始化。串口初始化将8051单片机的串口设置为工作方式1,即8 bit数据位和1 bit停止位。定时器选用定时器0的工作方式1,即选用16 bit定时器,晶振频率为12 MHz,定时器0初值分别为TH0=0xEC,TL0=0x78。
初始化后,接收端循环检测串口电位的变化。当检测到串口电平由低电位变成高电位,则可能有信号输入。为了确保串口输入的不是干扰信号,当检测到串口有电位跳变时,延长100个脉冲(每个脉冲为1 ms)后,对输入信号再次进行检测,若仍为高电平,则表示有数据输入,而不是受外界干扰。串口检测到低电位后,经过15个脉冲后,对输入信号再次检测,若仍为低电平,则确认这是“起始位”,有数据输入,开始接收数据。接收完8 bit数据位后,串口若收到停止位,则将数据位送入数据寄存器中,并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否则接收数据错误,丢弃数据。
3.2 P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控制平台的程序是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开发的,MSCOMM控件具有功能完善的串口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以及良好的人机界面。MSCOMM提供了查询法和事件驱动(Event- driven)法两种处理通信问题的方法。查询方式通过检查CommEvent属性的值来查询事件和错误;事件驱动方式是利用MSCOMM控件发 OnComm事件捕获串口通信错误或事件,并在OnComm事件中编写程序进行相应处理,这种方法响应及时、可靠性高[4]。在本系统中使用的是通过事件驱动方法来实现串口通信的。当MSCOMM收到数据时,便触发OnComm事件。
移动车辆跟踪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设计制作了低成本的信息化车辆管理系统,发挥了无线通信网络数据传输的优点,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本系统主要围绕车辆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设计,从而确保了系统的先进性、灵活性和扩展性,既能满足车辆管理系统长期发展的需要,又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实用性[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3 20:24:5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