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是:

电工技术

回帖:36个,阅读:4107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2445
chency_2008
文章数:1057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2445
注册时间:2012/3/1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2/3/31 14:47:16
#10楼
同意9楼所说!
1504
龙的传人LDCR
文章数:80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1504
注册时间:2010/6/21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2/3/31 15:15:03
#11楼
6楼解释得很明确值得学习
5563
lj19820422
文章数:1727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5563
注册时间:2008/6/21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2/4/1 1:30:36
#12楼
以下是引用gclzfc在2012/3/31 11:12:24的发言:
回复3楼:因为电工理论上有失误,人们对有功和无功认识上也有失误。按书中定义:有功功率是消耗在纯电阻中的电能,转变热能会做功;无功功率是消耗在纯电抗中的电能,转变电磁埸能不会做功。有功与无功的矢量和称为视在功率,没有实际意义,有功与视在功率之比称为功率因数。
从实践中看:不同负载需要不同的电功率,纯电阻负载需要热能做功,有功功率会做功;电感负载需要的是交变电磁埸能,有功功率是有害的功率,所以在电感负载中利用电阻小的材料做导体。但因埸磁大小成与有效电流成正比,所以电感负载做功与视在功率成正比,有功功率也做了功。
如果无功功率不会做功,那么电流大小和无功功率多少就测量不出来。
无功补偿节电是有一定条件的:一个是感抗等于容抗,另一个是要在支路中补偿。过补对本单位是没有好处的,对电网是有利的。
呵呵您在这貌似很专业的讲了这么多,请教个问题,电费是以什么为标准来收取的?
2383
gclzfc
文章数:495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2383
注册时间:2007/3/15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2/4/1 10:53:14
#13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回复5楼: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适用,能量守恒定律也不例外。电感负载在没有安装电容器前,从电源输入负载中的电流和电功率是相同的,输出等于输入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在安装电容器后,因为感抗与容抗电流与电压的相位相反,互相利用产生电路谐振,此时负载中的电流大于输入的电流值,负载中的无功电流由电容器输入,负载中的电流为电源电流与电容输入电流的矢量和。
谐振与共振和共鸣是三大物理现象,在电信技术中利用调谐电路选择信号,证明电路谐振与不谐振电路中的总能量不同,如果是相同的,那么调谐电路就不会有选择信号的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电路谐振现象的广泛应用,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证明电路谐振时有新能量产生。
要证明谐振是否产生能量?必须利用谐振与不谐振时负载做功大小的对比。在无功补偿时,对单一电感负载补偿,并联的电容器与整个电网相通,就等于给大电网补偿,不起作用,负载中的电压不会提高,电流也不会增加,所以做功大小不变,对负载来说是不节约电能。
补偿的条件:是感抗等于容抗,在支路中进行。


2383
gclzfc
文章数:495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2383
注册时间:2007/3/15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2/4/1 13:51:18
#14楼
回复6楼:
1、收电费计算是按有功功率消耗的多少计算的,无功功率少收或不收。节电奇迹是按有功功率消耗多少计算的,是有电费收据证明的。
2、提高功率因数后,从电源输入的有功功率是不变的。但在支路进行无功补偿,负载做功会增大的,如外行13的小试验:
(1)并联电容前:电源输入电流为0.08安,电压为160伏,视在功率约为12.8伏安,有功功率为8.1瓦。输出端电流为2.75安,电压为2.75伏,功率约为7.56瓦。
(2)并联电容后:并联电容后:电源输入电流为0.06安,电压为174伏,变压器输入电流:0.087安,视在功率约为15.138伏安,有功功率为9.6瓦。
电路中的功率因数:COSφ总=8.1÷(0.06×160)=0.844。输出端电流为2.97安,电压为2.97伏。功率约为8.82瓦。
对试验结果分析:(1)安装电容器后,从电源输入的电能不会增加,仍然是8.1瓦,
(2)输出8.82瓦,就是做8.82瓦的功。因为输出8.82瓦大于8.1瓦,所以输出大于输入。从试验结果看出现了三增大,与在电网中的无功补偿情况不同。但与调谐电路具有选择信号的能力是一样的。
3、无功功率不消耗电能为什么会产生电压降?(1)消耗电能的标志是什么?至今还不清楚,从实践中看就是电压降,消耗能量的多少为电压降与电流的乘积。(2)电流是由电子运动产生的,电子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一样,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外力作用。电源电压好比为外力,代表能量。纯电阻好比摩擦力,感秔好比物体的重力(保守力)。在宏观重力消耗能量,同理在微观感抗也消耗电能。
不论人们是否承认视在功有实际意义?在电感负载中没有无功功率是不行的,从什么地方输入都行,但不输入是不行的,在实践中电流和电压是必须测量的。
 4、因为感抗是一种保守力,所以可补偿,它好比在宏提升重物一样,电容器是一个配重,与感抗互相抵消,并产生内电动势,输出无功电流。
5、利用哲学观点分析:谐振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无法否认的。按书中观点电感不消耗电能,电路谐振也不产生电能,那么就反映不出谐振的本质,电路谐振就不会有任何用处。
6、P=1.73*U*I*COS公式,在电路谐振时电感负载中的电流和电压增大,功率因数不变,计算结果功率必然增加。利用错误的补方法,否认别人的正确补偿结果,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
7、在无功补偿时必须控制负载的端电压,不是越高越好,要与负载电压相匹配。节电是当代的大事,更是本单位的大事,对于电工来说,必须学会无功补偿节电的正确方法。有对节电感兴趣的人请联系。
GCLZFC@163.COM
3417
mat3210
文章数:835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3417
注册时间:2007/8/7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2/4/1 17:40:59
#15楼
楼主,本来这些问题我不想发表什么,但是我希望你了解好我的意思你再来发表你所谓的提高功率因素能节多少电!不是大你,我单位是用电大户,利用功率因数补偿提高电能利用率估计你的实践还不如我们一个小学徒,利用提高功率因数提倡你所谓的节能也吹嘘了些!在我的观点中,我并没有否定提高功率因素能够节能,希望你明解。在我答复的帖子中提出过一条计算公式,作用是什么也希望你先搞清楚,任意批驳这条公式的正确性,估计你还没有这个能耐。曾经有深圳的某些节能公司,跟我单位吹如何如何节能,结果我给他一个车间来试验让他们落荒而逃!节能是当今社会的头等大事,既然你连电量的一些基本计量都还没能解析出来就在此长篇大论未免是早了点。你先好好收拾你的所谓数据,给人一个说服力再来说你的节能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 17:44:32编辑过]
650
461035614
文章数:18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650
注册时间:2012/3/23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2/4/1 21:46:15
#16楼
加电容只是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提高电网的稳定运行。在加装电容时会消耗一点有功功率。功率因数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能过补偿,也不能迁补偿。
2383
gclzfc
文章数:495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2383
注册时间:2007/3/15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2/4/2 10:54:41
#17楼
尊敬的mat3210:
在电工的实践中您比我强百倍,在这方面我是承认的。因为我没有电工实践经验,所以在网上发现表文章,寻找同路人。
从科学发现和发明方面看,经验多的人不一定就有发明创造,没有经验的人不一定就没有发明创造。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是否有发明创造关键是思想是否解放?
请教1:无功功率是否是虚构的?有的书中说是虚数,您是否也认为是虚数呢?如果是虚数,为什么能测量出来?
请教2:电路谐振与不谐振电感负载中的电流、电压和电功率是否相同?
请教3:无功补偿与谐振区别是什么?本质是否是一样的?
请教4:电感负载是利用磁能做功?还是利用热能做功?
3417
mat3210
文章数:835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3417
注册时间:2007/8/7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2/4/2 15:46:12
#18楼
楼主,你的语言也夸大了点,我的经验不多,更谈不上百倍,只是在提及到数据的时候,最好提供有说服力的数据,不管什么设备,电感负载功率没有减少它的计量绝对不会少~也就不存在节能~这一点变频器控制相关书籍说的很清楚,有时间多看看这方面的书,估计比你在此说什么提高功率因数就能节能更为实际!

再来回答你的问题:
1、无功功率不是虚数,我的回帖就已经说的很清楚,请参详。
2、电路谐振与不谐振对电网中的负载有一定的影响,但在一定条件下与电压、电流有关,与电感性负载额定功率无关(除非末端电压过高)。
3、无功补偿与所谓的谐振,其实具有因果关系,并不能将二者混合在一起分析,电压、电流越接近于同相位,其电路出现谐振的几率越大,对电路的负载影响越厉害,严重的会导致更多的能耗。
4、电感负载利用什么做工,我的回帖也提及到了,请参详,再看不出来请参考电工基本知识。
还有一点的是,不管功率因数如何,假如存在谐波的话,治理谐波的节能意义绝对比提高功率因数要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3 1:35:43编辑过]
27588
yanwen0227
文章数:15494
年度积分:72
历史总积分:27588
注册时间:2010/4/22
发站内信
2017国庆活动(三)
晒晒工控小礼品
发表于:2012/4/3 5:23:38
#19楼
学习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非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工控网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93.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