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免费注册 登录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是:

变频器维修

抖音 德嘉 泓格论坛 FLIR红外热像论坛
工控论坛首页 变频器维修 → 浏览主题: 滑差电机调速电路示解!
发表新帖 回复该主题
回帖:18个,阅读:6466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帖子主题:

滑差电机调速电路示解!

分享到
18648
xq09181 版主
文章数:3392
年度积分:506
历史总积分:18648
注册时间:2008/5/15
发站内信
2018论坛优秀版主
2017论坛优秀版主
2016论坛优秀版主
2015论坛贡献奖
2014论坛优秀版主
2013论坛贡献奖
2012论坛贡献奖
2011论坛贡献奖
2010年论坛优秀版主
09工控人生征文
08年最佳博客奖
发表于:2010/6/26 12:04:05
#0楼
大家好,下面将一个滑差电机调速器的电路贴在下面,对图中并在三极管发射结的L的作用拿不大准,感觉去掉L,也一样能工作的,那么L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呢?希望能听到各位老师的意见。先谢谢了。
附件
补充一点:电路L有一定的直流电阻,测过,约为几百欧姆吧。因而不会短接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电感为稳流器件,反过来说,当端电压变化或流过其中的电流变化时,将由感生现象产生电压跳变!此处是利用L的什么作用呢?
另外,对整机电路比较熟悉的朋友,也可以将整机电路的工作原理阐述和分析一下,在此求教了!
此为我前些年据实物测绘的一个电路。
咸庆信变频器维修专题博客:http://blog.gkong.com/blog.asp?name=xq%30%39%31%38%31
【博客文章全为原创,多为维修笔记,旨在技术交流,互相提高。以变频维修及其它工控类文章为主,间或放进些诗歌散文,以起到阅读中的调适作用,也是原创。欢迎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有关工控的技术问题!欢迎赐教与指正!转载最好注明文章出处标以转载字样,以期规范转载行为。所有文章大家随便看,不搞什么须登陆,须回复才能打开的设置!这是我的公告。--旷野之雪】
《精选工业电器电路原理图析与实用检修》、《变频器实用电路图集与原理图说》、《变频器电路维修与故障实例分析》、《PLC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已经出版。
1106
速维变频器
文章数:197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1106
注册时间:2010/2/25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0/6/26 20:46:12
#1楼
先坐下再说
6797
asd3971
文章数:1765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6797
注册时间:2005/6/20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0/6/26 23:32:24
#2楼
转速(测速电压)与设定值不相等时,因电感作用而快速做出反应。
stop
18648
xq09181 版主
文章数:3392
年度积分:506
历史总积分:18648
注册时间:2008/5/15
发站内信
2018论坛优秀版主
2017论坛优秀版主
2016论坛优秀版主
2015论坛贡献奖
2014论坛优秀版主
2013论坛贡献奖
2012论坛贡献奖
2011论坛贡献奖
2010年论坛优秀版主
09工控人生征文
08年最佳博客奖
发表于:2010/6/27 6:21:57
#3楼
以下是引用asd3971在2010/6/26 23:32:24的发言:
转速(测速电压)与设定值不相等时,因电感作用而快速做出反应。
谢谢!谢谢给出了一个思路。也有过这个想法,当给定或反馈信号变化时,因L作出快速电压反应,即Ube变化,引起输出励磁电压的变化。
但此处有点矛盾,如果说Ube会同时引发Ib变化,但L中电流不能突变,L中流过电流恰为Ib电流。
莫非是用L来稳定基极电流吗?如此使本级放大器呈现恒流源特性,令C2上充电电压做线性变化,扩展移相范围吗?三极管发射结并联两只二极管,为电压限幅元件,正常状态下可认为其开路,对Ube(Ib)没有影响(可认为T1是工作于线性放大区),那么三极管偏流回路只是L了。
L的作用是不是为了保障C2的恒流充电呢?
继续求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7 6:25:19编辑过]
咸庆信变频器维修专题博客:http://blog.gkong.com/blog.asp?name=xq%30%39%31%38%31
【博客文章全为原创,多为维修笔记,旨在技术交流,互相提高。以变频维修及其它工控类文章为主,间或放进些诗歌散文,以起到阅读中的调适作用,也是原创。欢迎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有关工控的技术问题!欢迎赐教与指正!转载最好注明文章出处标以转载字样,以期规范转载行为。所有文章大家随便看,不搞什么须登陆,须回复才能打开的设置!这是我的公告。--旷野之雪】
《精选工业电器电路原理图析与实用检修》、《变频器实用电路图集与原理图说》、《变频器电路维修与故障实例分析》、《PLC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已经出版。
5573
lsg1971
文章数:1747
年度积分:56
历史总积分:5573
注册时间:2007/4/25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0/6/27 7:12:28
#4楼
我说两句,不对的地方各位老师包涵.我的理解恰恰相反,电感中电流不能突变,L的作用我认为是防止调节转速时或是滑差电机负载突变时引起可控硅导通角的急剧变化,这样一来就会在励磁线圈中产生较高的反峰压从而危害到可控硅元件的安全.L的加入使可控硅导通角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初学乍练.大家多关照
1106
速维变频器
文章数:197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1106
注册时间:2010/2/25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0/6/27 8:42:20
#5楼
请教ZP10A续流二极管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

表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7 8:43:29编辑过]
18648
xq09181 版主
文章数:3392
年度积分:506
历史总积分:18648
注册时间:2008/5/15
发站内信
2018论坛优秀版主
2017论坛优秀版主
2016论坛优秀版主
2015论坛贡献奖
2014论坛优秀版主
2013论坛贡献奖
2012论坛贡献奖
2011论坛贡献奖
2010年论坛优秀版主
09工控人生征文
08年最佳博客奖
发表于:2010/6/27 9:34:48
#6楼
续流二极管作用
以下是引用速维变频器在2010/6/27 8:42:20的发言:
请教ZP10A续流二极管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

表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7 8:43:29编辑过]
因为励磁绕组为感性负载,可控硅输出的是带缺口的脉冲直流电压和不连续的脉冲电流,为使励磁线圈中的电流“连续起来”,以产生较为稳定的磁场,经常在励磁线圈上并联一只二极管,该电路中Z1称为“续流二极管”。
附件
可控硅输出的是输入交流电正半波中的部分电压波形(T1、T3部分),整个负半波及正半波的初始部分(T3:负半波及正半波移相部分),故为非连续波形,含有较大的电压缺口,当励磁线圈上不并联续流二极管,流过励磁线圈的也为断续电流i1,形成“脉动磁场”;当励磁线圈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这一现象将得到很好的改观。在可控硅导通的T1(T3)时刻,励磁线圈两端输入a+、b-的电压,续流二极管承受反偏压而截止,励磁线圈也产生a+、b-的感生电势E,与外加电源电压方向相反,试图抵消电流的上升趋势,可以看到电流波形的斜度比电压波形明显变“缓”。线圈在流入电流的同时储蓄磁场能量。说明电感为储能元件,流过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在突加输入电压时,其电流却是渐变的,说明电感为“惰性元件”,总是试图维持“原有状态”。;在可控硅截止的T2阶段,输入电压为0,线圈中的磁场能量释放,产生a-、b+的自感电动势E,试图维持原方向的电流流通,此时续流二极管D受正偏压而导通,由D、L形成i01的电流环路,励磁线圈L被“续流”,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磁场。
咸庆信变频器维修专题博客:http://blog.gkong.com/blog.asp?name=xq%30%39%31%38%31
【博客文章全为原创,多为维修笔记,旨在技术交流,互相提高。以变频维修及其它工控类文章为主,间或放进些诗歌散文,以起到阅读中的调适作用,也是原创。欢迎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有关工控的技术问题!欢迎赐教与指正!转载最好注明文章出处标以转载字样,以期规范转载行为。所有文章大家随便看,不搞什么须登陆,须回复才能打开的设置!这是我的公告。--旷野之雪】
《精选工业电器电路原理图析与实用检修》、《变频器实用电路图集与原理图说》、《变频器电路维修与故障实例分析》、《PLC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已经出版。
18648
xq09181 版主
文章数:3392
年度积分:506
历史总积分:18648
注册时间:2008/5/15
发站内信
2018论坛优秀版主
2017论坛优秀版主
2016论坛优秀版主
2015论坛贡献奖
2014论坛优秀版主
2013论坛贡献奖
2012论坛贡献奖
2011论坛贡献奖
2010年论坛优秀版主
09工控人生征文
08年最佳博客奖
发表于:2010/6/27 9:45:50
#7楼
以下是引用xq09181在2010/6/26 12:04:05的发言:
大家好,下面将一个滑差电机调速器的电路贴在下面,对图中并在三极管发射结的L的作用拿不大准,感觉去掉L,也一样能工作的,那么L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呢?希望能听到各位老师的意见。先谢谢了。
附件
补充一点:电路L有一定的直流电阻,测过,约为几百欧姆吧。因而不会短接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电感为稳流器件,反过来说,当端电压变化或流过其中的电流变化时,将由感生现象产生电压跳变!此处是利用L的什么作用呢?
另外,对整机电路比较熟悉的朋友,也可以将整机电路的工作原理阐述和分析一下,在此求教了!
此为我前些年据实物测绘的一个电路。
电阻R6的作用,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因而此处L有稳流作用,目的是使Ib保护恒定,使该级放大器具有较佳的恒流源特性。但L两端电压变化时,L势必要产生自感电势,此自感电势对L两端外供电可能会形成电压增量,也可能会形成电压减量。因为三极管的Ube可认为是基本不变的(其微量变化导致Ib较大的变化),L自感电势的变化量,便为R6所分担,而使三极管基极回路的电路,从而能够保持“恒定”。
这是动态情况下而言的,常态下,Ib大小还是取决于转速给定电压和速度反馈电压二者之差的。
咸庆信变频器维修专题博客:http://blog.gkong.com/blog.asp?name=xq%30%39%31%38%31
【博客文章全为原创,多为维修笔记,旨在技术交流,互相提高。以变频维修及其它工控类文章为主,间或放进些诗歌散文,以起到阅读中的调适作用,也是原创。欢迎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有关工控的技术问题!欢迎赐教与指正!转载最好注明文章出处标以转载字样,以期规范转载行为。所有文章大家随便看,不搞什么须登陆,须回复才能打开的设置!这是我的公告。--旷野之雪】
《精选工业电器电路原理图析与实用检修》、《变频器实用电路图集与原理图说》、《变频器电路维修与故障实例分析》、《PLC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已经出版。
18648
xq09181 版主
文章数:3392
年度积分:506
历史总积分:18648
注册时间:2008/5/15
发站内信
2018论坛优秀版主
2017论坛优秀版主
2016论坛优秀版主
2015论坛贡献奖
2014论坛优秀版主
2013论坛贡献奖
2012论坛贡献奖
2011论坛贡献奖
2010年论坛优秀版主
09工控人生征文
08年最佳博客奖
发表于:2010/6/28 9:03:06
#8楼
线圈并联二极管的另一作用探讨
上面谈到了励磁线圈并联二极管的续流作用,但其作用远不止此。线圈两端并联二极管,还起到消耗L感生电势,嵌位感生电势对电路元件进行保护的作用,甚至,还有其它作用。因此该并联二极管,不但可称为续流二极管,也可称为消耗二极管,嵌位二极管,或依据其作用,另起别名?下图中的二极管,似乎至今还未有较为贴切的名称。
附件
上图中,L为电感元件,可能是继电器线圈或变压器绕组,Q为开关管,控制L和得电的断电,D为消耗二极管。设电源电势为E1,L感生电势为E2。Q导致时,相关开关闭合,电路中流过上+下-的I电流,L产生感生电压也为+下-,感生电势E2与电源电势E1并联,从电压极性上看,二者相抵消,E2为E1“轻松吸收”掉。二极管D反向并接于E1两端,处于反偏截止状态;当Q开断瞬间,Q的C、E极间相当开关断开或呈现一个很大的电阻值,L试图维持原流通电流不变,产生下+上-的感生电势,此感生电势E2与电源电势E1在电压极性成顺向串联,两者电位相加,2倍或数倍于电源电压值(E2的高低取决于L中电流变化速度和大小)。此串联电压施加于Q的C、E极之间,若无二极管D并接于L两端,很可能超过Q的耐压值,导致Q电压击穿而损坏。另外,假设感生电压值太高,可能会破坏L的线圈绝缘发生匝间击穿等损坏。L两端并联D后,E2感生电压通过D形成泄放环路,将L感生能量以Id电流形式快速消耗掉,同时也将感生电压值嵌位于D的正向导通压降以内。保护了开关管Q和L本身的安全。
同时,当脉冲变压器用于高频信号传输时,为避免磁势积累造成磁饱合,使信号传输失效,也常在电感元件两端并接二极管,以泄放Q截止时L内部储蓄的磁能量。


咸庆信变频器维修专题博客:http://blog.gkong.com/blog.asp?name=xq%30%39%31%38%31
【博客文章全为原创,多为维修笔记,旨在技术交流,互相提高。以变频维修及其它工控类文章为主,间或放进些诗歌散文,以起到阅读中的调适作用,也是原创。欢迎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有关工控的技术问题!欢迎赐教与指正!转载最好注明文章出处标以转载字样,以期规范转载行为。所有文章大家随便看,不搞什么须登陆,须回复才能打开的设置!这是我的公告。--旷野之雪】
《精选工业电器电路原理图析与实用检修》、《变频器实用电路图集与原理图说》、《变频器电路维修与故障实例分析》、《PLC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已经出版。
2713
sdlyjc1
文章数:320
年度积分:174
历史总积分:2713
注册时间:2009/2/14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0/6/28 10:30:27
#9楼
变压器的次级的40V 和 16V没有公地,没有发控制。
工控学堂推荐视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非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7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