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是:

变频器维修

回帖:18个,阅读:6598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2931
sdlyjc1
文章数:344
年度积分:74
历史总积分:2931
注册时间:2009/2/14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0/6/28 10:58:29
#10楼
附件
                      这样就可以了
19393
xq09181 版主
文章数:3478
年度积分:189
历史总积分:19393
注册时间:2008/5/15
发站内信
2018论坛优秀版主
2017论坛优秀版主
2016论坛优秀版主
2015论坛贡献奖
2014论坛优秀版主
2013论坛贡献奖
2012论坛贡献奖
2011论坛贡献奖
2010年论坛优秀版主
09工控人生征文
08年最佳博客奖
发表于:2010/6/28 10:59:07
#11楼
以下是引用sdlyjc1在2010/6/28 10:30:27的发言:
变压器的次级的40V和16V没有公地,没有发控制。
这两路电源是无须共地的。只要给定电压和反馈信号共地,其回路影响Q1的Ube,能调节Q1的基极电流就可以了。详细分析一下Q1的控制回路,就能看出来了。
这个电路,基本上是没有错误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8 11:01:51编辑过]
咸庆信变频器维修专题博客:http://blog.gkong.com/blog.asp?name=xq%30%39%31%38%31
【博客文章全为原创,多为维修笔记,旨在技术交流,互相提高。以变频维修及其它工控类文章为主,间或放进些诗歌散文,以起到阅读中的调适作用,也是原创。欢迎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有关工控的技术问题!欢迎赐教与指正!转载最好注明文章出处标以转载字样,以期规范转载行为。所有文章大家随便看,不搞什么须登陆,须回复才能打开的设置!这是我的公告。--旷野之雪】
《精选工业电器电路原理图析与实用检修》、《变频器实用电路图集与原理图说》、《变频器电路维修与故障实例分析》、《PLC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已经出版。
2931
sdlyjc1
文章数:344
年度积分:74
历史总积分:2931
注册时间:2009/2/14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0/6/28 11:06:56
#12楼
单线连接,不能构成回路,怎么控制呢?
19393
xq09181 版主
文章数:3478
年度积分:189
历史总积分:19393
注册时间:2008/5/15
发站内信
2018论坛优秀版主
2017论坛优秀版主
2016论坛优秀版主
2015论坛贡献奖
2014论坛优秀版主
2013论坛贡献奖
2012论坛贡献奖
2011论坛贡献奖
2010年论坛优秀版主
09工控人生征文
08年最佳博客奖
发表于:2010/6/28 11:48:33
#13楼
转速调节电位器中心臂为一线,反馈信号校正电位器中心臂为另一线,两线之间有电位差,由电位差产生电流回路。是两线,非一线也!有进有出,是有回路的。再细看一下。
若只有其中之一只电位器的中心臂连线(单线),则不能构成回路!
另外,40V绕组整流电压回路,是不接地的!接地即是错误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8 11:51:01编辑过]
咸庆信变频器维修专题博客:http://blog.gkong.com/blog.asp?name=xq%30%39%31%38%31
【博客文章全为原创,多为维修笔记,旨在技术交流,互相提高。以变频维修及其它工控类文章为主,间或放进些诗歌散文,以起到阅读中的调适作用,也是原创。欢迎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有关工控的技术问题!欢迎赐教与指正!转载最好注明文章出处标以转载字样,以期规范转载行为。所有文章大家随便看,不搞什么须登陆,须回复才能打开的设置!这是我的公告。--旷野之雪】
《精选工业电器电路原理图析与实用检修》、《变频器实用电路图集与原理图说》、《变频器电路维修与故障实例分析》、《PLC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已经出版。
2931
sdlyjc1
文章数:344
年度积分:74
历史总积分:2931
注册时间:2009/2/14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0/6/28 16:18:48
#14楼
哦,长见识了。
1156
速维变频器
文章数:197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1156
注册时间:2010/2/25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0/6/28 21:14:04
#15楼
我赞成咸工的看法。这只是整流出来的40v电压,要是变频器整流出来的直流560V高压,N也要接地吗,显然不能。
1092
ningmao
文章数:57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1092
注册时间:2004/3/19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0/6/29 16:54:30
#16楼
电感中电流不能突变,这才是关键
19393
xq09181 版主
文章数:3478
年度积分:189
历史总积分:19393
注册时间:2008/5/15
发站内信
2018论坛优秀版主
2017论坛优秀版主
2016论坛优秀版主
2015论坛贡献奖
2014论坛优秀版主
2013论坛贡献奖
2012论坛贡献奖
2011论坛贡献奖
2010年论坛优秀版主
09工控人生征文
08年最佳博客奖
发表于:2010/6/29 19:24:58
#17楼
调速电路原理分析1
移相触冲电路原理试分析:
附件
由三极管Q1、双基极单结晶体管Q2和脉冲变压器B2及其它附属元件构成移相触发控制电路。三极管Q1和外围元件构成恒流源电路,为C2提供一恒定充电电流,以形成线性充电电压。二极管V2、V3为正反向电压限幅元件,以保护T1的发射结电压幅度不出离安全工作区。电感L串接于T1的基极回路中,因电路的“稳流”作用(L感生电压增量由R6所分担),使Ib相对恒定,进而使Ic恒定,使该级放大器呈现恒流源特性。同时,给定电压和速度反馈信号分别加到L两端(T1的基极和发射极),故T1“恒定电流”的大小又受到给定电压和反馈信号电压二者电压之差的控制,当二者差值上升时,L两端电压上升,即Ib上升,T1的导通增强。
由于给定电压和反馈电压信号的控制,使T1的导通内阻变化,其集-射极呈现一只可变电阻的特性,使RceC2的时间常数随控制信号变化而改变,进而控制Q2的脉冲输出时刻,以实现对可控硅的移相控制。因此可将移相触发电路进一步简化成上图电路,这是一个由单结晶体管和RC电路组成的张驰振荡器。
上图左图中的Rce为Q1的等效电阻,受转速与转速反馈信号控制,其阻值是可变的。当转速信号电压上升或反馈信号量偏低时,Rce阻值变小,C2充电速度加快,C2上锯齿波斜率变陡,到达单结晶体管峰点电压的时刻提前,使触发脉冲左移,可控硅输出的整流(励磁)电压升高。反之,调整Rce使阻值变大时,电容C2的锯齿波电压上升慢,到达Q2的峰点电压滞后,输出触发脉冲左移,可控硅移相角增大,输出电压降低。C2上电压值到达Q2的峰点电压时,Q2的e、b1极间呈现“负阻效应”,C2上电荷被快速泄放,当C2上电压低于Q2的谷点电压时,Q2截止,C2又被充电,从而在C2上形成锯齿波电压。在触发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形成尖脉冲(电压)输出,由次级绕组进行阻抗变换(扩流)后,经V1馈入可控硅的栅极。V1避免可控硅的栅、阴极受反向感应电压的冲击而损坏。Q2电路的供电,为整流半波后的削波梯形波,因过零点与电网电压的过零点相对应,即电网电压过零时,触发电路的电压也必在零点,又可将其称为同步梯形波。其作用有二:一是在电网每个负半波过零点后,C2上电压值从零线性上升,其斜率对应电网的正半波时间周期。当梯形波电压过零点,电容C2上的电压也为0,因此C2每一次连续充电的起点,即是电源电压过零点,如此可保证输出脉冲的频率和电源频率保护一定的关系;二是电网过零时,Q2的供电消失,保障Q2不会在过零点时刻和在过零点后才能输出触发脉冲。因梯形波的同步作用,使C2总是从正半波前的电压过零点开始开始第一个锯齿波的从0充电。需要说明的是,在梯形波期间,振荡器可能会生生多次振荡,C2上会出现多个锯齿波电压波形,Q2会输出多个触发脉冲,但正半波期间的第一个触发脉冲为有效脉冲。可控硅导通后,再加至栅、阴极间的脉冲不再产生作用。这样每个正半波期间触发脉冲的出现时刻都相同,对可控硅实现了移相控制。
B2的初级绕组所并联二极管V0,虽有续流作用,但在此处的主要作用是消耗Q2截止瞬间,初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势,保护Q2不被反向击穿的。称为“消耗二极管”,消耗电感元件的感生电压?或称为“嵌位二极管”,将绕组产生的感生电压值嵌位在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以内?似乎至今还未有较为贴切的名称。

咸庆信变频器维修专题博客:http://blog.gkong.com/blog.asp?name=xq%30%39%31%38%31
【博客文章全为原创,多为维修笔记,旨在技术交流,互相提高。以变频维修及其它工控类文章为主,间或放进些诗歌散文,以起到阅读中的调适作用,也是原创。欢迎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有关工控的技术问题!欢迎赐教与指正!转载最好注明文章出处标以转载字样,以期规范转载行为。所有文章大家随便看,不搞什么须登陆,须回复才能打开的设置!这是我的公告。--旷野之雪】
《精选工业电器电路原理图析与实用检修》、《变频器实用电路图集与原理图说》、《变频器电路维修与故障实例分析》、《PLC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已经出版。
18266
ZHTOK
文章数:11585
年度积分:-16
历史总积分:18266
注册时间:2004/3/11
发站内信
2014相约国庆
发表于:2011/1/21 22:20:43
#18楼
正要用,感谢楼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非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工控网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7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