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是:

职场人生

回帖:17个,阅读:1309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12203
20150101
文章数:2213
年度积分:338
历史总积分:12203
注册时间:2015/1/4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8/12/1 9:00:35
#0楼
我自己就在维修一线干了10多年,现在侥幸让我坐在了办公室里,近距离地接触了一些办公室里的工程师和管理们,他们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说做的一些改造,做的一些设备,确实让我佩服,所以有些项目奖励,主管给三五千,一些工人只有三五百甚至有的干活的还没有,好像也是很合理的,因为没有设计,很多东西做不出来,好像很多项目都是在先设计和指导下完成的,我都有些轻视了工人的作用。
两个项目,第一个机械制作的组长说,根本就没有图纸,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做的,上级要图纸存档,都是后来补的;第二个组长说,根本就没设计出来,他为了搞出来,自己花钱坐车,请客吃饭找过去的同事朋友,去别的厂家去看去拍照然后回来再做的,给的奖励还不如差旅费。我现在仿佛明白,这个项目过程我知道,开始也是靠网上资料,看别人拍过的图片,有很多细节的地方我没有搞清楚,觉得做出来有些难度,后来还是搞出来了,觉得那个负责的20多岁的机械工程师还是蛮厉害的,现在听了别人偶尔私下给我说的这些,我才知道,干活的付出真的被人忽视,被人轻视了,有的还是没有职业资格,甚至没有和公司直接签合同(劳务工),五险一金都不全的“农民工”, 不仅是国企被动承认很水的职业资格,非国企也是一样的, 也看不到工人的付出, 现在去考职业资格的“高技能”都是不干活只画图的办公室主管工程师,事实上那些图纸很少是他们自己的发明,都是参照别人的,有些其实是工人自己发挥的聪明才智才搞出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12/1 9:04:12编辑过]
19419
PLC-hmi
文章数:7448
年度积分:137
历史总积分:19419
注册时间:2010/8/19
发站内信
2018论坛热心网友
发表于:2018/12/1 12:39:20
#1楼
口头重视的很多。
此帖发自论坛手机版
19702
fuhuafeng72
文章数:5605
年度积分:140
历史总积分:19702
注册时间:2011/11/21
发站内信
2017国庆活动(三)
2016国庆活动(三)
2014逛工博
发表于:2018/12/1 12:50:16
#2楼
附件 Screenshot_20181201-124839.jpg
此帖发自手机工控论坛
19702
fuhuafeng72
文章数:5605
年度积分:140
历史总积分:19702
注册时间:2011/11/21
发站内信
2017国庆活动(三)
2016国庆活动(三)
2014逛工博
发表于:2018/12/1 12:50:39
#3楼
耶稣存在的意义,夺来他那一千块,给你一万的。这就是法则。
此帖发自手机工控论坛
凯成、日发、攀峰龙带式帘子线倍捻机、直捻机电控系统维修改造。
29003
凤凰息梧桐
文章数:17217
年度积分:894
历史总积分:29003
注册时间:2013/9/25
发站内信
2013辞旧迎新
发表于:2018/12/1 16:50:31
#4楼
分配这个东西很难真正公平啊
14546
卢学斌
文章数:5277
年度积分:89
历史总积分:14546
注册时间:2009/12/3
发站内信
2018论坛分享达人
发表于:2018/12/1 21:53:01
#5楼
工人哪有时间考执业资格?
28248
cfg168
文章数:17075
年度积分:62
历史总积分:28248
注册时间:2012/11/28
发站内信
2018论坛解答高手
2015论坛贡献奖
发表于:2018/12/2 0:48:42
#6楼
基层创新应该鼓励,我们以前也搞基层的强制收集上报改善方案,大多都是应付了事。现在又要基层搞金点子方案,基层都是挣扎在小康线上下,疲于劳作,真正创新的几乎没有。
至于管理层或者办公室,因为对比基层,大多数情况下,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优势,所以创新还是有点优势的,只不过看创新的动力了。
20840
jinqiaoma
文章数:5452
年度积分:275
历史总积分:20840
注册时间:2009/5/15
发站内信
2018论坛热心网友
发表于:2018/12/2 5:13:10
#7楼
做改造项目负责和协调的拿最高的合理,解决实际细节问题的也不能亏待,这个比较难平衡,只能尽量让大家满意。

现在好多大企业,不管国企私企,工人进厂就划分了层级,本科以上或名校直接进科室,专科及以下进一线,没有流动性,现场人员无论技术达到什么水平,晋升希望渺茫,技术部门的又严重缺乏实际经验,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僵化的模式还不如原来老国企的时候,所有毕业生无论学历多高都得在一线工作一年之后转正。工程师应该和技师一样,作为岗位工程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都不能评定为合格。
12203
20150101
文章数:2213
年度积分:338
历史总积分:12203
注册时间:2015/1/4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8/12/2 8:13:23
#8楼
以下是引用jinqiaoma2018/12/2 5:13:10的发言:
做改造项目负责和协调的拿最高的合理,解决实际细节问题的也不能亏待,这个比较难平衡,只能尽量让大家满意。

现在好多大企业,不管国企私企,工人进厂就划分了层级,本科以上或名校直接进科室,专科及以下进一线,没有流动性,现场人员无论技术达到什么水平,晋升希望渺茫,技术部门的又严重缺乏实际经验,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僵化的模式还不如原来老国企的时候,所有毕业生无论学历多高都得在一线工作一年之后转正。工程师应该和技师一样,作为岗位工程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都不能评定为合格。
国企是靠制度和关系,非国企是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形成的,决定你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主要是文化程度、家庭条件,因为这些公司都是尽可能低成本去招人用人,家里条件好或者自身条件好根本就不会去那种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做工人,因为一线和管理人员的差距很大,不仅有待遇的差别,劳动强度、工作环境、上班时间都有区别,也没有几个学历高的愿意在一线干,但是技术管理人员也并不好招,一般跳槽几次就算有工作经验,只要你有学历,会画图就会要。
20178
高雅的雅
文章数:15776
年度积分:-210
历史总积分:20178
注册时间:2015/5/12
发站内信
2018论坛解答高手
发表于:2018/12/2 8:13:25
#9楼
什么位置什么待遇:做不了那种位置相配的工作就下课,技术素质不行就回炉重造,待遇自然滚球。公司管理不行就离不开倒闭一途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非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工控网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7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