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是:

传感器论坛

回帖:0个,阅读:232 [上一页] [1] [下一页]
505
cchdkr
文章数:63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505
注册时间:2014/5/26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4/7/24 11:11:39
#0楼
摘要:近年来,传感器标准制定一直受到国内甚至是国外的关注。对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及各具体行业对该工作给予充分重视。据工控小编了解,目前有关于传感器标准正在积极酝酿制定中。     
我国传感器的发展已有十余年的历史。然而,该产业目前“不大不强”,这其中没有标准规范是最致命的原因。            
在物联网这个涉及众多领域的产业中,没有标准为旗帜,就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将繁杂的技术固化为统一标准,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标准制定受各方注重      
在国际上,传感器标准制定无对应的国际组织,国内标准制定工作只能起步于零艰难探索,但包括机械、电子、煤炭、气象等在内的多行业均对传感器标准制定表现出极大兴趣,一些高等院校也设置了相应研究项目。根据一项去年的统计,正在进行中的传感器标准有95项,其中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72项,在研标准26项,拟制定标准31项。这些标准基本可满足传感器产业需求,对规范产品要求、技术水平等均起到推动作用。      
不足之处在于技术壁垒和行业分割,上文讲到机械、电子、煤炭等多行业都在关注传感器标准工作,这种现象令人又喜又忧,如果各行业在制定标准过程中互不沟通、甚至为了取得短期竞争优势而互设关卡,那么这对传感器产业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标准固不可少,但太多的标准等同于没有标准,因此,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各部门、各行业应本着统一、融合、协同的态度,制定出均衡各方利益的标准模板。      
  兼顾整体重点突击      
鉴于传感器标准制定内容杂、耗时长的特点,CMIC认为,应在整体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重点关注标准缺失严重行业以及发展前景明朗的重点行业。      
例如,离散制造、工厂自动化传感器是多年来被忽略的领域,但这两种传感器是传感器行业的重要分支,对离散控制和实现工厂自动化起着重要作用。现实情况是,这两种传感器的设计标准、产品标准、测试标准长期以来严重缺失,企业几乎处于无标准执行状态,产品质量可想而知。    
再如,智能传感器由于其成本低、功能多样、可自行处理信息等优势,近年在传感器领域大受欢迎。国内关于智能传感器的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启动,根据进度安排,预计今年可完成智能传感器第一批制修订计划标准。但若站在引领全球智能传感器产业的角度,若我国想在该行业不落人后、持续保持优势,那么标准制定工作更应加紧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非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