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是:

管理软件

回帖:0个,阅读:135 [上一页] [1] [下一页]
1468
beite62
文章数:403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1468
注册时间:2013/11/1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3/11/7 17:00:35
#0楼
   客户关系管理项目是从经营理念、组织架构、客户战略、企业流程、信息化规划、CRM绩效等各个方面对企业进行的变革,它直接影响到了一个企业经营运作。如何控制CRM项目的风险,提高CRM项目的成功率是目前国内IT界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经过大量的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目睹了太多的成功、失败的案例从而总结出以下客户关系管理成功十大关键因素,以供喜爱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读者或即将实施CRM系统的企业参考:http://soft.xuanruanjian.com

   1.事先建立可量度、可预期的企业商业目标。企业在导入客户关系管理之前,必须事先拟定整体的客户关系管理蓝图规划,制定客户关系管理的预期短期、中期的商业效益。CRM软件切不可一次性盲目追求大而全的系统、或听从CRM系统厂商一味的承诺,毕竟CRM不是万能的,企业应更多地借鉴国内外其他企业,尤其是同行业企业的应用成效,并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制定合理的商业目标,并制定可对其进行度量的指标工具。尽管这一因素显而易见,但大部分案例的失败主因,亦归咎于企业没有充分考虑到这项明显的成功因素。

   2.协调好业务和IT技术的运作关系。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尽管客户关系管理方案是以IT技术为主导的,但它本身并不属于技术范畴,而是与企业管理、业务操作息息相关的经营管理理念。客户关系管理旨在以客户为中心基础上,协助客户处理和优化商业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挖掘最大的客户价值。信息化实现手段仅为实践该目标的其中一种方式。通常来说,业务部门应为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的牵头部门,信息化部门应为辅助、技术把关部门。有些企业由于没有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而经常导致项目的推广受到阻碍。

   3.取得企业决策及管理层的鼎立支持。由于客户关系管理导入是企业经营理念转变的策略性计划,其导入必将会对企业传统的工作方式、部门架构、人员岗位、工作流程带来一定的变革和冲击;同时为配合客户关系管理推广的各种业务规范、业务流程,必须有好的行政和规章管理制度加以配合,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这些都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予以大力支持,一旦缺乏高层管理者的长期一贯的、强有力支持,导入客户关系管理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行业领域应用的深入研究。CRM系统最早是从国外引入中国的,当时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更多的是采用国外应用比较成熟的理念。国内厂商一味的在此基础上,单纯从软件功能本身进行效仿,而中国企业的行业特点理解、分析、结合的不够,从而导入研发出的产品闭门造车的意味比较浓烈。如何将国际通用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与中国具体的行业特点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中国行业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是目前所有国内CRM厂商、咨询公司、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5.选择成熟应用、减少客户化工作量与周期。纵观全球实施过客户关系管理的企业,由于总体开发周期过于漫长、工作量过大而导致最终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客户化工作往往是客户关系管理实施推广过程中,最昂贵、最费时也是最复杂的一环。因此,透过选用切实可行的客户关系管理方案(最好多借鉴国内成功应用,尤其是同行业应用),并将最终的应用搭建在成熟的应用之上,企业将会大幅减低客户化的需要,并会大大降低实施过程的整体风险。

   6.拥有企业自我客户管理推广顾问小组。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导入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企业不断摸索、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企业成立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发展战略小组(可以从各个部门抽调),一方面是为了可以不断调整、监控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和应用效果;同时也可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提出新课题,发表新观点。

   7.为企业把脉、对症下药。目前,许多销售CRM系统的厂商其实并不善于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去推广它,拿着通用版的软件到处安装,丝毫没有客户关系管理所提倡的“一对一”服务理念,其最终效果可想而知。只有对企业的管理现状充分了解,才能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独特的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通常做法是,聘请具有客户关系管理实践以及行业经验的咨询团队对其进行诊断。通过问卷调查、座谈沟通、流程重组等方式进行企业的咨询诊断工作。通过企业咨询诊断,期望发现企业现存的管理上、流程上、架构上、信息化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对企业导入客户关系管理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为未来实施的CRM系统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非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