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是:

管理软件

回帖:0个,阅读:174 [上一页] [1] [下一页]
895
beite52
文章数:126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895
注册时间:2013/5/17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13/6/4 17:33:14
#0楼
2007年,国内国外普遍加深了对BI的理解。商业智能Gartner商业智能峰会重定义了BI,视BI为一个伞状的概念,它包括了分析应用、基础架构和平台以及良好的实践。此举印证也进一步引导BI实现着三个转折:从数据驱动转向业务驱动、从关注技术转向关注应用、从关注工具转向关注工具产生的绩效。其实质是BI以业务为驱动,商业智能软件根据商业策略及其所需要的分析以运用数据。认识的转变对技术的研发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基础技术架构层面

收购减少了数据在BI不同厂商产品的流转环节,BI既丰富了产品线,又有利于进一步强壮基础架构。Oracle收购了Hyperion,IBM收购了Cognos,SAP收购了BO。收购行为促进了BI技术和工具的整合,促进了BI从数据抽取、数据加工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四个环节的全程贯通。全程贯通后收购者所有的工具开始逐步使用相同的安全机制、商业智能分析元数据、门户、对象模型和查询引擎,并具有统一的界面。

执行层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管控水平以保证BI执行时的数据准确性,元数据管理产品得到更大的重视,数据的血缘分析和影响分析等技术进一步细化。这些技术的产生和完善,促进技术人员对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数据质量。

语义层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业务用户对数据的操纵。一是能用业务语言了解字段含义。通过语义层技术可以隐藏基本数据的复杂性,将数据库中英文字段名称、表名称、指标计算公式等描述为用户熟知的业务术语。

二是可以亲自动手直接拖拉各字段做所需要的报表。 IT人员协助完成语义层定义,使表关系建好在语义层中,以支持多字段关联、内外连接。这样,业务人员在做查询或报表时,就不必理会表关联了,需要查什么直接拖放即可。语义层技术支撑了企业建立详细和易于理解的可视化查询对象的需求。

此外,2007年绩效管理、Office集成、即席查询等前端展现技术表现比较突出。近年的实践及权威重定义BI的认识变化,使得BI嵌入了更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同时业务人员在项目中主导设计商业策略和业务规则,他们的加入使得BI离管理越来越近,离业务越来越近。 因此与业务紧密相联的BPM/EPM/CPM等绩效管理产品和服务已渐渐得到用户认可。

另外,企业绩效仪表盘(Dashboard)、企业关键绩效指标等实现技术运用增多。Dashboard已经从驾驶舱、速度表、气压计等简单的指标警示开始转向带有管理意味的指标关联展示,如杜邦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指标关联技术对于支持决策者一目了然地察觉信息间的关联,以在事前采取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数据—趋势图形”的交互式联动也引起了一些用户的兴趣,对于MS Office集成日益得到重视。多数BI厂商提供了Office集成功能。支持PowerPoint,尤其是支持Excel得到了用户的积极响应。由于高层用户对关键指标即时信息的关注,EII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使BI提供了及时更新数据的能力。

2007年不少BI产品已经开始嵌入运筹学等优化技术辅助决策,预测建模上更加完善。用户根据既定的目标,调整约束条件可以产生比较有利的解决方案或方案组合。BI产品提供的这种建模和高级计算功能是一种仿真型模拟或测算,它提高了BI的智能程度。预测建模技术方面,除ARIMA建模外,指数平滑、时间序列解构、回归预测模型、谱分析也得到了拓展和应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非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46.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