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2/11/8 19:49:49
#0楼
由接触器正反转电路引申的思考
在新元件,新材料不断得以应用的今天,电气维修行业已经逐步发展为融合众多学科的庞大专业,这也使得我们维修人员不断细化分工,要求我们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毕竟要想跟上行业的所有尖端技术,每个人都力所不及。
电气控制离不开电动机,电动机的启动离不开接触器,不知道大家对我们现在应用的接触器有什么印象,现在我们广泛使用的集中常用型号,CJ10已经淘汰了原型是苏联,JX2系列是欧洲的产品,还有西门子系列,美国的AB系列,施耐德等等,我看过一本浙江正泰的产品手册,50多页,只有几个印着自有知识产权!
各种无触点的传感器,应用可控硅元件的电气控制产品,包括软启动器、变频器等的价格不断走低,使无触点的控制元件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将可控硅元件应用于正反转电路以替代现今普遍使用的接触器控制方式,下面就这种控制方式的两种思路阐述如下,希望广大同行共同探讨,也希望国内的电器元件供应商,能够使其成为现实存在的产品,提高国产电器控制元件的应用程度。
第一种制原理就是用五只可控硅进行正反转的控制,这种控制方法控制原理与接触器的控制原理一样,因为简单所以可靠,但要用到五只可控硅,成本方面值得考虑。
第二种控制方法用三只可控硅,如下图,其实就是最简单的三相主电路受控而以,三相电源,Ua、Ub、Uc
如下图,经过延迟电路,将Ua相电源延迟270度,将Uc相延迟120度,以便完成Ua相与Ub相的相序换,实现反转,毕竟想将某相超前的话将是更加困难的选择。
以上两种控制方法如能应用单片机进行智能控制,将提高产品应用前景及加快升级换代的速度,真诚的希望相关厂家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开发,使其早日进入实际应用。
就其他方面设计提的几点建议:
1、 外部接线采用快换方式,底座有8根接线柱,分别接电源三根,负载三根,及控制方向线两根及公共线一根,底座要有相关信息的指示灯,提供元件故障与否的直观指示
2、 控制模块与可控硅模块集成于一起,采用整体安装,提供快换功能,与指示性安装底座完成对接,毕竟用它来代替现在普遍应用的接触器,成本压力会很大,因此不建议增加过多的保护措施及其他功能,能遵循以下原则就好,安全、简单、实用、可靠。
3、 保护功能在外电路增加速融保险丝是个不错的选择
电脑重装系统,还没来得急安装CAD,只好在网上找些图片说明了!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