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指发电机或变压器)以星形连接,三个绕组的同名端连接在一起的端点称为中性点,由该中性点引出的线就称为中性线,用字母N表示。三个绕组的另一端分别引出的线称为相线,分别用L1、L2、L3(或A、B、C)表示其相序。
如果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那么该点就称为零点,由零点引出的线就称为零线,还是用字母N表示。
由于中性点的接地是工作接地,它是电源的一部分,由此三条相线加上零线就变成了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
地线通常指用于安全保护的保护接地线,它是专职于安全保护,通常与电源的其它各条线(包括零线)相互独立,没有电气上的直接联系。安全保护线通常用字母PE表示。
这里要注意的是地线只是安全保护线的其中一种,所以PE线不单指地线(保护接地),还包括零(PEN)线(保护接零)。
电源三相绕组仅引出三条相线,而且中性点不接地,这种系统就称之为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就是国际标准(也是国家标准,以下相同)中的IT系统。
电源三相绕组引出四条线(包括中性线或零线),这种供电系统就称为三相四线制系统。如果中性点直接接地,那么它就成为国际标准中的TN系统和TT系统。
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和TN-C-S系统。
TN-C系统就是过去我们常说的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保护接零系统,它的零线现在用字母PEN表示。
TN-S系统是在电源中性点接地以后,从接地点分别引出两条线,一条是工作零线,用字母N表示;另一条是安全保护线,用字母PE表示。两条线各司其职,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再次合并为一体。这就是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
TN-C-S是结合以上两者的优点发展而来,在TN-C的基础上,线路进入用电场所之前,零(PEN)线作重复接地后分别引出两条线,变成后面的线路成为TN-S系统。即前段为TN-C(三相四线系统),后段为TN-S(三相五线制系统)。
TT系统仍为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与TN系统不同的是它的安全保护线是独立于供电系统,与系统没有直接的联系,是保护接地系统,它的保护线(PE线)就是地线。
由于现在的国家标准是引进西方的标准,它们中性线、零线不分,统统称为中性线,由此不能区别于中性点是否接地,造成一定的混乱,特别是一些新手。
因为我国很多地方还存在一些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它的中性点没有接地,它的中性线才是真正的中性线,不等于现在国家标准中的中性点已接地的“中性线”。这种系统目前我还没有在哪个标准中有对它进行过描述,所以我不知它属那种系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6 23:52:2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