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9/7/31 9:05:59
#0楼
【大话工控】搜集一些与工控有关的故事和趣闻或者知识
朋友介绍了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在此作为大话工控的开篇
转自 http://www.ccthere.com/topic/2251781/1 作者:马伯庸
绿水.本节提示阅读:“你好,我是法国施耐德电气的,对,施耐是施耐庵的施耐,德是道德的德。”
不知竞争对手西门子,是否说过“我们是德国西门子公司,西门是西门庆的西门……”
===============================
(一)正本清源说名字
先从名字说起。
施耐德电气的正式名字叫做Schneider Electric。
施耐德(SCHNEIDER)是德文,意思是“裁缝”。这个姓氏在德国是个大俗名,往柏林扔块砖头砸死五个人,三个汉斯,还有两个施耐德。德国叫施耐德公司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所以我们给客户一递名片,对方第一个反应往往是:“你们是德国公司吧?”第二个反应是:“你们是作光学镜头的吧?”
我们只能耐着心解释:“我们真不是德国施耐德的,我们是法国施耐德的;我们是作电气的,不是卖镜头的。”
因为这个大俗名,还闹出过许多尴尬。前些年我们公司人事在面试的时候,来了一个小伙子。面试官先问了个几个普通问题,然后问:“你对我们公司有什么了解?”小伙子眼珠一转,开始大谈中国企业走向海外,面试官听着不对劲,连忙拦住他:“你这说什么呢?”小伙子还挺委屈,反问了一句:“你们不是才被TCL收购吗?”噎得面试官一楞。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俩人沟通了半天才搞明白,原来在同一年,中国TCL收购了一家叫德国施耐德的电器制造商,“电器”与“电气”之间只差一字,而且媒体只提施耐德三字,也不表明国别,以致那小伙子以为自己来国企面试。面试官也委屈,施耐德电气全球营业额一年一百多亿欧元上下,不至于被TCL给吃了吧。
施耐德这名字的中译也是个头疼事。公司营业执照上把Schneider翻译成“施耐德”,因此公司规定所有相关的发票、文件、宣传资料,都必须统一用这三个汉字,不能错。这个规定在内部执行的很好,可一到外面就乱套了。跟公司接触的单位五花八门,经常一耳朵听错,信手写成施奈德、史耐德什么的;还有国际政治学的不错的人,给错写成施罗德……最离谱的是曾经有一次公司在某大酒店办活动,酒店那边有位负责接待的大侠,估计是错把Schneider错看成了Schindler了,大笔一挥,在告示牌上唰唰唰写下“辛得勒”三个大字。这个错误幸亏被及时纠正,否则真帖出来一份“辛得勒客户名单”,还不得吓死几口子。
这种误会闹得多了,现在公司里的职员早已经训练有素,每次让别人写公司名字的时候,都彬彬有礼地提醒:“你好,我是法国施耐德电气的,对,施耐是施耐庵的施耐,德是道德的德。”去年反法情绪高涨的时候,员工之间互相解嘲说:“我们可不是法企,我们的创始人是施耐庵,我们也算民族企业。”
不知竞争对手西门子,是否说过“我们是德国西门子公司,西门是西门庆的西门……”
朋友介绍了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在此作为大话工控的开篇
转自 http://www.ccthere.com/topic/2251781/1 作者:马伯庸
绿水.本节提示阅读:“你好,我是法国施耐德电气的,对,施耐是施耐庵的施耐,德是道德的德。”
不知竞争对手西门子,是否说过“我们是德国西门子公司,西门是西门庆的西门……”
===============================
(一)正本清源说名字
先从名字说起。
施耐德电气的正式名字叫做Schneider Electric。
施耐德(SCHNEIDER)是德文,意思是“裁缝”。这个姓氏在德国是个大俗名,往柏林扔块砖头砸死五个人,三个汉斯,还有两个施耐德。德国叫施耐德公司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所以我们给客户一递名片,对方第一个反应往往是:“你们是德国公司吧?”第二个反应是:“你们是作光学镜头的吧?”
我们只能耐着心解释:“我们真不是德国施耐德的,我们是法国施耐德的;我们是作电气的,不是卖镜头的。”
因为这个大俗名,还闹出过许多尴尬。前些年我们公司人事在面试的时候,来了一个小伙子。面试官先问了个几个普通问题,然后问:“你对我们公司有什么了解?”小伙子眼珠一转,开始大谈中国企业走向海外,面试官听着不对劲,连忙拦住他:“你这说什么呢?”小伙子还挺委屈,反问了一句:“你们不是才被TCL收购吗?”噎得面试官一楞。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俩人沟通了半天才搞明白,原来在同一年,中国TCL收购了一家叫德国施耐德的电器制造商,“电器”与“电气”之间只差一字,而且媒体只提施耐德三字,也不表明国别,以致那小伙子以为自己来国企面试。面试官也委屈,施耐德电气全球营业额一年一百多亿欧元上下,不至于被TCL给吃了吧。
施耐德这名字的中译也是个头疼事。公司营业执照上把Schneider翻译成“施耐德”,因此公司规定所有相关的发票、文件、宣传资料,都必须统一用这三个汉字,不能错。这个规定在内部执行的很好,可一到外面就乱套了。跟公司接触的单位五花八门,经常一耳朵听错,信手写成施奈德、史耐德什么的;还有国际政治学的不错的人,给错写成施罗德……最离谱的是曾经有一次公司在某大酒店办活动,酒店那边有位负责接待的大侠,估计是错把Schneider错看成了Schindler了,大笔一挥,在告示牌上唰唰唰写下“辛得勒”三个大字。这个错误幸亏被及时纠正,否则真帖出来一份“辛得勒客户名单”,还不得吓死几口子。
这种误会闹得多了,现在公司里的职员早已经训练有素,每次让别人写公司名字的时候,都彬彬有礼地提醒:“你好,我是法国施耐德电气的,对,施耐是施耐庵的施耐,德是道德的德。”去年反法情绪高涨的时候,员工之间互相解嘲说:“我们可不是法企,我们的创始人是施耐庵,我们也算民族企业。”
不知竞争对手西门子,是否说过“我们是德国西门子公司,西门是西门庆的西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31 9:21:01编辑过]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