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是:

电工技术

回帖:0个,阅读:1075 [上一页] [1] [下一页]
991
wangbaoliang
文章数:4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991
注册时间:2008/8/22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08/8/22 22:53:00
#0楼
变频器的控制电路

  一、 变频器的控制电路就是给变频器主电路提供控制信号的回路,控制电路将信号传送给整流器、中间电路和逆变器,同时它也接收来自这部分的信号。其主要组成部分是输出驱动电路和操作控制电路。
   二、 变频器控制电路的只要功能是:(1)利用信号来控制逆变器的半导体器件。(2)提供操作变频器的各种控制信号。(3)监视变频器的工作状态,提供保护功能。
   三、 变频器控制电路包括输出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实现变频调速系统闭环控制的电动机的速度检测电路、将信号处理后进行放大的驱动电路、I/O输入/输出电路以及逆变器和负载的保护电路。
    (1)输出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变频器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是采用电隔离检测技术来检测主回路上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对检测到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和转换,以满足变频器信号处理电路的需要。
     (2)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以变频器的输出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信号及变频器外部负载的非电量(速度、转矩等经检测电路转换为电信号)信号为电路的输入信号,并于信号处理电路给定的电流、电压信号进行比较运算,其差值作为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
     (3)驱动电路:变频器驱动电路的功能是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产生足够功率的驱动信号使逆变器主电路开关器件导通或关断,驱动电路是采用电隔离技术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变频器的驱动电路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A、分立插脚式元件组成的驱动电路:分立插脚式元件组成的驱动电路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台湾地区生产的变频器被广泛使用,主要包括日本的富士(G2、G5)、三肯(SVS、SVF、MF)、春日、三菱Z系列K系列以及中国台湾的欧林、普传、台达、台安等一系列变频器。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贴片工艺的出现,因这类驱动电路设计复杂,集成化程度低已逐渐被淘汰。
    B、光耦驱动电路:光耦驱动电路是现代变频器设计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驱动电路,由于线路简单,可靠性高,开关性能好,因此被欧美及日本的多家变频器厂商采用。由于驱动光耦的型号很多,所以选用余地也很大。驱动光耦选用较多的主要由东芝的TLP系列、夏普的PC系列、惠普的HCPL系列等。以东芝TLP系列光耦为例,驱动IGBT模块主要采用的是TLP250、TLP251两个型号的驱动光耦。对于小于(15A)左右的模块一般采用TLP251,外围再辅以驱动电源和限流电阻等就构成了最简单的驱动电路。对于中等电流(50A)左右的模块一般采用TLP250型号的光耦。对于更大电流的模块,在设计时一般采用在光耦驱动后面再增加一级放大电路,达到安全驱动IGBD模块的目的。
     C、厚膜驱动电路:厚膜驱动电路是在阻容元件和半导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混合集成电路。它是利用厚膜技术在陶瓷基片上制作模式元件和连接导线,将驱动电路的元件集成在陶瓷基片上,使之成为一个整体部件。使用厚膜驱动电路对于部线设计带来了很大方便,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和批量生产的一致性,同时也加强了技术的保密性。现在的厚膜驱动电路往往集成了很多保护电路和检测电路,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D、专用集成块驱动电路:现在的专用集成块驱动电路,主要有IR的IR2111、IR2112、IR2113等另外还有三菱的EXB系列、三菱的M57956、M57959等。
     此外,现在的一些欧美变频器在设计上采用了高频隔离变压器加入到驱动电路中(如丹佛斯VIT系列变频器)。通过高频变压器对驱动电路的电源及信号的隔离,增强了驱动电路的可靠性,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主电路版出现故障时对控制电路的损坏。
   四、输入/输出(I/O)电路变频器的I/O电路的功能是为了更好的使变频器实现人机交互,变频器具有多种输入信号(如运行、多段速度运行等),还有各种内部参数的输出(如电流,频率,保护动作驱动等)信号及故障报警输出信号等。
    五、速度检测电路:速度检测电路以装在异步电动机轴上的速度监测器(TG、PLG等)为核心,将检测到的电动机速度信号处理和转换,输入信号处理电路。变频调速系统可根据信号处理电路设置的参数运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非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工控网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