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12/21 20:38:00
#0楼
江苏人张西庭,最近可谓如履薄冰,因《山东人还缺什么》一书的出版,作者张西庭将矛头指向山东人的同时,自己也被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山东人还缺什么》一书,张西庭说山东人有六大病,现罗列如下:
一、山东人一大病:土
二、山东人二大病:保守
三、山东人三大病:要面子
四、山东人四大病:绝对自恋
五、山东人五大病:不会做生意
六、山东人六大病:缺乏契约精神
另外,张西庭还严肃的批判了山东人的“围墙文化”问题。
所谓“围墙文化”,就是一家人独居于一个四面建有围墙的农家小院,院里有瓜有果,养猪种菜,不出家门便吃穿不愁,闲来还可站在院墙上,自吟一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农耕心态。这种文化的核心是封闭、排外,是关起门来过日子,而这又都是与山东人久居圣人之地养成的“长子心态”息息相关的。作者觉得,这种心态的病根在于资源优势太过明显。无论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山东都厚重得让人羡慕,但这种厚重同时也就成了阻碍前进的沉重包袱,导致山东人缺乏实干作风、刚强意志与勤劳勇敢的性格。
不过最近在山东电视台《新杏坛》“有情有义山东人”系列节目现场,张西庭却道出了自己另一番心声,其实他对山东人真有那么点“爱恨难解”的味道。他说,山东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他说,不管是六大缺点、十大缺点还是几大缺点,若是都改了,山东人还是山东人吗?还说自己在山东已经生活了40年了,已经被山东人同化了。敢说山东人的缺点也是因为对山东人和山东文化的热爱。颇有些恭维山东人的意思。
在我觉得,他好像是想“骂”又不敢“骂”的样子!一位网友说,这位作家可是在战战兢兢地说山东人的缺点啊!其实他自己也说,自己敢上《新杏坛》这个节目,就是想看看山东人有没有容纳批评的雅量。
若你也因为这本书对张西庭耿耿于怀的话,不妨关注《新杏坛》于4月份播出的山东精神大讨论,看看这位老军区作家在节目上对山东人和山东文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跳出《闯关东》,还原真实山东人!
央视一套大戏《闯关东》火了,以朱开山及其一家为代表的山东人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整个中国。
虽然《闯关东》说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山东人,但那种完全自发表现出的“闯劲”,那种到千里之外的东北大地顽强地扎根、生存、创业、发展的魄力,那种“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大无畏开拓精神,不仅令山东人认同、自豪,也让全国的观众信服、钦佩。
韩毓海笑谈自己“最不守约”
在“有情有义山东人”的录制中,各位嘉宾对此也极其认同。北大教授韩毓海就觉得,山东人深明大义,国难当头挺身而出,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怕流血牺牲,在抗战时期尤为突出;而吴健民则对山东人的“生意经”赞不绝口——山东人下地会务农,进城能经商,足智多谋,生财有道。
作为一个群体,山东人在全国口碑不错,也个性突出:“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诚实可交”,还有一条“很能喝”。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山东人果真是像电视中演绎的这样完美吗?
事不尽然。
张西庭先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山东人还缺什么》,与其说是对山东人的丑陋揭露,倒不如说成是自省反思,他与韩毓海教授针对山东人的“契约精神”展开了大辩论,吴健民总裁则对山东人生意场上的“酒文化“耿耿于怀,而正是这种“很能喝”的形象蒙蔽了山东人仁义、精明的睿智形象。
言者无罪,大揭山东人的“短“,这对各位嘉宾来说不仅需要胆量,同时也考验着山东人的容忍雅量。
从百年前的闯关东,到抗日战争,又到现代社会,从性格、精神、到文化、传统,又到经济、竞技,《新杏坛》既从纵向,又兼横向,全方位的给观众还原展现真实的山东人形象。
经典语录摘选:
一看(《闯关东》)前面那几个镜头就知道是山东拍的,它带着那种大气,它所有的做人、做事,都带着那种大气,民族大气、国家大气。(张西庭)
有个领导人曾经说过,故宫、长城坏了,可以修,可这青山绿水和世道人心,是没法修的。(韩毓海)
山东人有两条底线,是不能突破的:不能当亡国奴,这是一条底线,做人的底线是不能不孝顺。这两条底线,山东人是几千年来一直坚守着的。(张西庭)
人啊都是为理想活的,当终其一生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是否按照自己十八岁的时候理想实现了?大多数不是的,但是方向是正确的,因为你奋斗了,你就能成功。(吴健民)
目前中国企业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家族化,中国企业为什么富不过三代?最大的问题就是家族化,……因为你传给他金山、银山,他可能一下就赌掉了,而我们要赋予财富以意义,以品德,以民族精神,这会使所有的企业得益。(韩毓海)
我经商八年了,没有感觉山东人特别愿意被骗,也没有感觉浙江人特别愿意骗人,没有感觉山东人特憨厚,别人都以为是傻子,没有。实际上外粗内细是中国文化,外表很含蓄,内心非常聪慧,也是齐鲁文化非常追崇的。(吴健民)
在《山东人还缺什么》一书,张西庭说山东人有六大病,现罗列如下:
一、山东人一大病:土
二、山东人二大病:保守
三、山东人三大病:要面子
四、山东人四大病:绝对自恋
五、山东人五大病:不会做生意
六、山东人六大病:缺乏契约精神
另外,张西庭还严肃的批判了山东人的“围墙文化”问题。
所谓“围墙文化”,就是一家人独居于一个四面建有围墙的农家小院,院里有瓜有果,养猪种菜,不出家门便吃穿不愁,闲来还可站在院墙上,自吟一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农耕心态。这种文化的核心是封闭、排外,是关起门来过日子,而这又都是与山东人久居圣人之地养成的“长子心态”息息相关的。作者觉得,这种心态的病根在于资源优势太过明显。无论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山东都厚重得让人羡慕,但这种厚重同时也就成了阻碍前进的沉重包袱,导致山东人缺乏实干作风、刚强意志与勤劳勇敢的性格。
不过最近在山东电视台《新杏坛》“有情有义山东人”系列节目现场,张西庭却道出了自己另一番心声,其实他对山东人真有那么点“爱恨难解”的味道。他说,山东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他说,不管是六大缺点、十大缺点还是几大缺点,若是都改了,山东人还是山东人吗?还说自己在山东已经生活了40年了,已经被山东人同化了。敢说山东人的缺点也是因为对山东人和山东文化的热爱。颇有些恭维山东人的意思。
在我觉得,他好像是想“骂”又不敢“骂”的样子!一位网友说,这位作家可是在战战兢兢地说山东人的缺点啊!其实他自己也说,自己敢上《新杏坛》这个节目,就是想看看山东人有没有容纳批评的雅量。
若你也因为这本书对张西庭耿耿于怀的话,不妨关注《新杏坛》于4月份播出的山东精神大讨论,看看这位老军区作家在节目上对山东人和山东文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跳出《闯关东》,还原真实山东人!
央视一套大戏《闯关东》火了,以朱开山及其一家为代表的山东人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整个中国。
虽然《闯关东》说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山东人,但那种完全自发表现出的“闯劲”,那种到千里之外的东北大地顽强地扎根、生存、创业、发展的魄力,那种“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大无畏开拓精神,不仅令山东人认同、自豪,也让全国的观众信服、钦佩。
韩毓海笑谈自己“最不守约”
在“有情有义山东人”的录制中,各位嘉宾对此也极其认同。北大教授韩毓海就觉得,山东人深明大义,国难当头挺身而出,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怕流血牺牲,在抗战时期尤为突出;而吴健民则对山东人的“生意经”赞不绝口——山东人下地会务农,进城能经商,足智多谋,生财有道。
作为一个群体,山东人在全国口碑不错,也个性突出:“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诚实可交”,还有一条“很能喝”。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山东人果真是像电视中演绎的这样完美吗?
事不尽然。
张西庭先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山东人还缺什么》,与其说是对山东人的丑陋揭露,倒不如说成是自省反思,他与韩毓海教授针对山东人的“契约精神”展开了大辩论,吴健民总裁则对山东人生意场上的“酒文化“耿耿于怀,而正是这种“很能喝”的形象蒙蔽了山东人仁义、精明的睿智形象。
言者无罪,大揭山东人的“短“,这对各位嘉宾来说不仅需要胆量,同时也考验着山东人的容忍雅量。
从百年前的闯关东,到抗日战争,又到现代社会,从性格、精神、到文化、传统,又到经济、竞技,《新杏坛》既从纵向,又兼横向,全方位的给观众还原展现真实的山东人形象。
经典语录摘选:
一看(《闯关东》)前面那几个镜头就知道是山东拍的,它带着那种大气,它所有的做人、做事,都带着那种大气,民族大气、国家大气。(张西庭)
有个领导人曾经说过,故宫、长城坏了,可以修,可这青山绿水和世道人心,是没法修的。(韩毓海)
山东人有两条底线,是不能突破的:不能当亡国奴,这是一条底线,做人的底线是不能不孝顺。这两条底线,山东人是几千年来一直坚守着的。(张西庭)
人啊都是为理想活的,当终其一生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是否按照自己十八岁的时候理想实现了?大多数不是的,但是方向是正确的,因为你奋斗了,你就能成功。(吴健民)
目前中国企业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家族化,中国企业为什么富不过三代?最大的问题就是家族化,……因为你传给他金山、银山,他可能一下就赌掉了,而我们要赋予财富以意义,以品德,以民族精神,这会使所有的企业得益。(韩毓海)
我经商八年了,没有感觉山东人特别愿意被骗,也没有感觉浙江人特别愿意骗人,没有感觉山东人特憨厚,别人都以为是傻子,没有。实际上外粗内细是中国文化,外表很含蓄,内心非常聪慧,也是齐鲁文化非常追崇的。(吴健民)
伸张正义兮 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