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十多年厂里大大小小的改造和新项目的使用有二三十个,其中就包括工业计算机的革新改造
十多年前厂里没有先进的控制系统,最好的几套就是现场总线式的,每套都有两台研华工控机互为冗余配置,总说来有十多台研华工控机
正是这些工控机使偶这个刚毕业学生对工业计算机有了深刻印象,外壳厚实,棱角分明,中规中矩,外带扳卡能力超强,价格昂贵都是上万的宝贝,那不是电脑,那是工业机器。
后来几年厂里进行DCS改造
下班归来在整上几句。
DCS系统通用的做法就是多操作站操作模式,多台控制电脑互为冗余模式,一台甚至两三台同时损坏不影响操作,就是所有的操作台的电脑全部损坏或者停电等原因停止工作,DCS系统照样正常运行,也就是操作电脑对于生产的运行已经没有直接的联系,这样的模式对于操作站的电脑性能要求就大幅度减少,而且操作站都在控制室内全年有舒适恒定的温度、湿度、很少的灰尘,没有震动,电磁干扰也非常的小。所以操作站普遍使用的就是商业电脑来代替工控机,比如使用最广泛的就是戴尔的商业机器,虽然价格也较贵,但性能又是比工控机要高,而且外观的设计比较舒适,适合操作室的需求。
现在厂里又把各自独立的作业区的生产装置的控制室整合在一起成为生产运营中心模式的中控室,七八套设备的控制在一个操作室内进行,这样的模式传统的工控机那种粗犷的外观已经不被领导看重,现在要求美观大气上档次。因此工控机已经丢失了现有的大型或者中小型的DCS、PLC等控制室的份额,特别实在多套生产系统公用的操作站中,传统工控机已经退出市场。
怎样保证工控机不被淘汰,偶想厂商应该进行改革,对于市场的发展要进行分类开发,一类就是小型、微型化的生产控制系统的工控机的研发,在现在很多小型、微型的生产系统中,大多数控制系统都在现场恶劣的环境中,那么工控机可以仅对现场的状况,保持自己的优势,研发新型的工控机,由于现场恶劣,温度、湿度变化无常,灰尘、防水、振动、电磁干扰等的影响,工控机应该发展密封性能好,散热效率高,抗高温差湿度变化、就有减振、能够屏蔽干扰的工控机,板载的扩展I/O功能可以减少,这样针对现场的状况而生产的工控机是任何商业机无法做到的,从而能够赢得市场。
第二类就是工控机转变研发模式,针对生产控制室的环境开发工控机,学习商业机的设计特点,改变外观设计,又粗犷变成细腻,减少里面的扩展功能,转变成为一个普通的商业机模式,因为操作站中的电脑都是网络连接模式,所以提高网络能力,提高散热能力,即可轻松赢得市场。
传统的工控机优异的性能造成价格昂贵,现在很多使用方使用廉价的商业机来替代工控机,但其性能无法比拟工控机,虽然工控机可以通过价格战来赢得一些市场,但不改革不转变开发思路势必要处于没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16 9:53:38编辑过]
此帖发自论坛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