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4/4/16 18:53:01
#0楼
俗话说日久生情,接触时间久了,对PLC就有一种爱恋之情。闲暇之余喜欢把玩,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撷取其中几个,大家同乐。
1.“我是多面手”
我早已摘掉了逻辑控制器的帽子,不信你瞧,这样的计算量我分分秒的事。
一个周末,正在家调试程序玩,儿子过来了,“老爸,这是干啥的?”,“这个啊!可以当计算器用”我稍作思量就对他说。因为其时刚好学校在教儿子他们使用计算器计算。听到后儿子当然是满脸的疑惑,于是我就随手编写了一段程序运行后让他看。
计算连续递增数字之和,例如1+2+3+……+10,是不是等于55?
试了好几次后儿子高兴地直喊:“太好玩了!”。是啊!可惜我们这个年龄段,很难体会发现使用PLC的乐趣了。
2.“我有时也耍耍小脾气”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曾经有一次写了如下逻辑,编译后出现错误。
还好V4.0 STEP 7 MicroWIN SP6功能够强,已经指出了问题点,按照提示试着改写了程序编辑样式,最终一切OK!
注:对此问题请教过多人:大家基本都认为是规则使然。
3.“我对顺序很敏感”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一点都不马虎。
写过这样的逻辑(一):
原期望上电定时,T100定时时间到后给VW10赋值20,结果VW10一直为0。
网络3、网络4调换位置,改为以下逻辑(二):
上电定时开始,时间到后VW的值变为20,达到预期目的。
注:这里面还有一个定时器刷新问题,10ms定时器位以及当前值在每个程序扫描周期的开始刷新,100ms定时器位和当前值在指令执行时刷新。若果将逻辑(一)中的定时器T100改为定时器T101,那么同样也能完成给VW10赋值20的任务。
1.“我是多面手”
我早已摘掉了逻辑控制器的帽子,不信你瞧,这样的计算量我分分秒的事。
一个周末,正在家调试程序玩,儿子过来了,“老爸,这是干啥的?”,“这个啊!可以当计算器用”我稍作思量就对他说。因为其时刚好学校在教儿子他们使用计算器计算。听到后儿子当然是满脸的疑惑,于是我就随手编写了一段程序运行后让他看。
计算连续递增数字之和,例如1+2+3+……+10,是不是等于55?
试了好几次后儿子高兴地直喊:“太好玩了!”。是啊!可惜我们这个年龄段,很难体会发现使用PLC的乐趣了。
2.“我有时也耍耍小脾气”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曾经有一次写了如下逻辑,编译后出现错误。
还好V4.0 STEP 7 MicroWIN SP6功能够强,已经指出了问题点,按照提示试着改写了程序编辑样式,最终一切OK!
注:对此问题请教过多人:大家基本都认为是规则使然。
3.“我对顺序很敏感”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一点都不马虎。
写过这样的逻辑(一):
原期望上电定时,T100定时时间到后给VW10赋值20,结果VW10一直为0。
网络3、网络4调换位置,改为以下逻辑(二):
上电定时开始,时间到后VW的值变为20,达到预期目的。
注:这里面还有一个定时器刷新问题,10ms定时器位以及当前值在每个程序扫描周期的开始刷新,100ms定时器位和当前值在指令执行时刷新。若果将逻辑(一)中的定时器T100改为定时器T101,那么同样也能完成给VW10赋值20的任务。
[此贴子已经被jint于2014/4/21 8:54:50编辑过]
苦逼的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