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9/8/31 16:18:01
#0楼
关于此次征文活动详情请看http://blog.gkong.com/zhengwen/
靠水的生活
作者:gemple
我生长在靠近上海苏州河边约一百多米的新村,苏州河水原来还是清的,小时候还到苏州河边看大人跳水、游泳,在苏州河桥上看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可是,随着城市工业发展与人口的增加,到了七十年代末苏州河不行了,苏州河水开始变黑、变臭了,有一年竟连续黑臭了9个月,到了夏天,那阵阵恶臭风吹的饭吃不下,觉睡不着。 工作以后,出差到外地,我向人吹嘘我们“大上海”怎么怎么好,可人家说你上海有条又黑又臭的苏州河就在城市中央,排队爬上东方明珠塔,对面看到的就是黑色的苏州河口。没话说了,胸闷。
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整治这条黑臭的苏州河,上海市政府下了大决心,沿河的工厂纷纷搬走,建起了截污流管道,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甚至雨水不再向河里排放了。可是,还是不行,专家们发现,苏州河水位落差很小,河水流淌很慢,遇上每天两次的涨落潮,海水推动长江水、黄浦江水、苏州河水倒灌回来,臭水始终冲不出去,怎么办呢?而APEC(亚太国家首脑会议)的会址就选在黄浦江边正对着苏州河口,会期马上临近了啊。水利专家们提出了方案:在苏州河与黄浦江的河口建立一道水闸,当涨潮时把闸门关上,外河水不再倒灌,内河水蓄高,等落潮时把闸门打开,苏州河内河水趁着水位落差,趁势冲出去,打个比方就好比是抽水马桶,每天冲两次,这样,苏州河水就可以每天冲两次(涨落潮),把河水“换”清了。
上世纪末的99年,临近外滩的苏州河吴淞路闸桥建了起来,17扇闸门开闭要同步,因为如果不能同步,水位差对于单个闸门的冲击可能会损坏闸门,这样就要用上了自动化控制,当时,闸门开闭控制的传感器是关键,包括国外知名品牌的众多传感器厂家参与了竞争,但是国外众多厂家提供的仅仅是单个产品而非解决方案,而且又贵,交货期也跟不上(APEC会议时间已经不远了,徐匡迪市长可是下了死命令要按时完成的!)。我们来干!我公司提供的不仅仅是传感器,而且是一套机械安装与信号输出完整的解决方案的闸门开度仪,最终被选中。我们吸收了国外先进的关键元器件和先进技术,日夜赶制并现场试验,我常常钻进才一米多一点的桥洞,头上不知砸了多少个包,临近99年底千禧年的日子,我和同事还在桥洞里。。。最后,我们成功了!从2000年初开始,苏州河水闸用上了自动化控制,每天两次的涨潮落潮的开闭闸门“冲水”,换水工程开始了,到了2000年底,市政府宣布,苏州河全年没有一天的黑臭,苏州河黑臭了20多年的历史结束了!后来,APEC 会议成功召开,各国领导人就在黄浦江边的会址,面对着苏州河口照相,苏州河改造项目获得了成功,也获得了徐匡迪市长和全市人民的赞扬。
正在开启的苏州河吴淞路17扇闸门,后面是著名的外白渡桥和东方明珠塔
水闸外黄浦江边的APEC 会址及东方明珠塔
随着苏州河吴淞路闸桥的闸门开度仪的成功,我开始了“靠水”的生活。原来苏州河黑臭的时候,河边的楼盘是没人要的,房价要比其余地区低20%多,2000年底,随着苏州河换水的成功,我很有信心地买了河边的一个大楼盘的预售房,当苏州河水越来越清,河边建起了公园甚至游船码头,而河边的房子也挂上了“水景房”的招牌,房价迅速地窜升,我居住的小区房价涨了几倍。而随着苏州河闸门开度仪的成功,我又参与了三峡、飞来峡、万家寨、大运河、南水北调等很多用上我们闸门开度仪的项目,开始了天南地北“靠水”的工作,干的都是国家或地方上的重点工程,来不得半点的马虎,虽然辛苦,可是心里总是快乐的,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赚钱,也是造福社会啊。
现在,苏州河吴淞路闸桥换水已经十年了,我们的闸门开度仪还在使用,苏州河水已经越来越清了,河两边也建起了绿化游览区,明年世博会,这里还会开上游艇让游客游玩,而我家小区就有一个游艇码头。每当我回到家里,看着小区漂亮的绿化和楼旁的苏州河,不单单是享受,心中还有一点点得意—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我们工控人也可以自豪地说“工控,让城市更美好!”。
附注:在上海话中,“生活”也是在干的“工作”的意思。
原文地址:http://blog.gkong.com/more.asp?name=gemple&id=98838
博客地址:http://gemple.gk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