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触发电流15mA,触发电压1.6V,是双向可控硅KS的参数;
2、图中不是两只可控硅,2CS为一只双向击穿二极管,等效于两只稳压二极管头、尾串联,一般选用值30V左右。采用的目的,是在交流电的正、负半波期间,分别击穿两次,引入两次触发电压(电流),以实现交流调压;
3、一般的交流调压电路,如调光台灯,是由一台大阻值(470k)可调电位器和一只电容、一只双向二极管构成触发电路,故图中R、D位置应为一只无极性电容。电路调压原理:改变W阻值,即改变对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常数(改变C上电压形成一定幅度的快慢 ),即改变了双向二极管承受正向电压期间到达击穿条件的先后。如W阻值变大后,C上电压形成缓慢,即形成触发电流的时间滞后,可控硅导通滞后,输出电压变低。改变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即可调整可控硅在一个交流周期内的导通区域,控制了其导通角的大小,这就是所谓的移相触发。
4、本电路是由电阻分压电路和2CS构成了触发电路,调整W值,改变分压点,并进而调整2CS击穿时间的先后,而实现交流调压,理论上分析,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电阻分压电路,会形成较大的功耗。另外,图中R2上的并联二极管,将负的分压值嵌制在0.7V左右,显然,电路只能在交流电的正半波期间形成触发电流,电路只能实现半波整流调压,而不能实现交流调压,电路采用单向可控硅应该就可以了呀。电路可能有误,或者是能实现半波整流调压,但电路结构不够优化。
5、以上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咸庆信变频器维修专题博客:
http://blog.gkong.com/blog.asp?name=xq%30%39%31%38%31
【博客文章全为原创,多为维修笔记,旨在技术交流,互相提高。以变频维修及其它工控类文章为主,间或放进些诗歌散文,以起到阅读中的调适作用,也是原创。欢迎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有关工控的技术问题!欢迎赐教与指正!转载最好注明文章出处标以转载字样,以期规范转载行为。所有文章大家随便看,不搞什么须登陆,须回复才能打开的设置!这是我的公告。--旷野之雪】
《精选工业电器电路原理图析与实用检修》、《变频器实用电路图集与原理图说》、《变频器电路维修与故障实例分析》、《PLC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已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