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1/9/1 9:25:57
#0楼
金融危机逐渐远离,后危机时代也不再被人们挂在嘴边,中国经济的迅速复苏,让众多变频器企业的业绩又开始扶摇直上。
2010年9月,国家公告了符合标准的节能服务公司审批名单,九洲电气、合康变频、动力源、智光电气、东方电子、湖北三环等具有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变频器知名企业都纷纷进入了“国家队”,这种对于节能服务的认证,是否会使合同能源管理突破瓶颈?
民族变频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选择逐鹿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长足的发展后劲,然而也潜藏着不少风险。面对机遇和挑战,变频器行业的新贵们有哪些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
近年来,国际巨头纷纷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中低端产品,并以打造小型自动化解决方案为目标,希望在巨大的中低端市场再分一杯羹,这对于产品线还相对单一的国产变频器企业而言,意味着什么?国产变频器企业该如何应对?
“十一五”已经完结,然而节能减排20%的目标却没有完成,而在“十二五”规划中,又提出了16%的目标,尽管数字减少了,但它不比“十一五”规划的20%容易完成,国家各部委还将出台哪些政策来促进目标的实现?对于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投入巨大,它们是否能带领变频器行业进入新的黄金时代?电力电子器件行业又在这些战略新兴产业中获得哪些机会?
九级地震、海啸、核泄漏,接连的灾难给日本产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也由此带来了全球产业链的断裂,有些零部件的技术掌握在日本手里,在全球都难以觅到合适的替代品,变频器的某些核心零部件也是如此。日本地震还会给变频器产业带来哪些影响,这次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食品质量问题接二连三,引发了人们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普遍担心,其中不少都是因为供应链管理及质量检测出现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恰巧是许多国产产品的短板,你是否对你的供应商足够了解?在你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是否无懈可击?如何才能保证给用户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
……
时光又将把我们带入收获的金秋时节,回首过往,发生的事情很多很多,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全景式的扫描,聚焦式的回放,希望整个行业的各方代表积极参与问题的解读,共同决策,引导行业在对的方向上快速前进
2010年9月,国家公告了符合标准的节能服务公司审批名单,九洲电气、合康变频、动力源、智光电气、东方电子、湖北三环等具有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变频器知名企业都纷纷进入了“国家队”,这种对于节能服务的认证,是否会使合同能源管理突破瓶颈?
民族变频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选择逐鹿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长足的发展后劲,然而也潜藏着不少风险。面对机遇和挑战,变频器行业的新贵们有哪些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
近年来,国际巨头纷纷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中低端产品,并以打造小型自动化解决方案为目标,希望在巨大的中低端市场再分一杯羹,这对于产品线还相对单一的国产变频器企业而言,意味着什么?国产变频器企业该如何应对?
“十一五”已经完结,然而节能减排20%的目标却没有完成,而在“十二五”规划中,又提出了16%的目标,尽管数字减少了,但它不比“十一五”规划的20%容易完成,国家各部委还将出台哪些政策来促进目标的实现?对于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投入巨大,它们是否能带领变频器行业进入新的黄金时代?电力电子器件行业又在这些战略新兴产业中获得哪些机会?
九级地震、海啸、核泄漏,接连的灾难给日本产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也由此带来了全球产业链的断裂,有些零部件的技术掌握在日本手里,在全球都难以觅到合适的替代品,变频器的某些核心零部件也是如此。日本地震还会给变频器产业带来哪些影响,这次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食品质量问题接二连三,引发了人们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普遍担心,其中不少都是因为供应链管理及质量检测出现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恰巧是许多国产产品的短板,你是否对你的供应商足够了解?在你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是否无懈可击?如何才能保证给用户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
……
时光又将把我们带入收获的金秋时节,回首过往,发生的事情很多很多,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全景式的扫描,聚焦式的回放,希望整个行业的各方代表积极参与问题的解读,共同决策,引导行业在对的方向上快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