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是:

无所不谈

回帖:3个,阅读:1264 [上一页] [1] [下一页]
4295
luckzw 版主
文章数:1134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4295
注册时间:2003/3/3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04/10/22 14:37:00
#0楼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9730
思南 管理员
文章数:14045
年度积分:57
历史总积分:29730
注册时间:2001/3/12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04/10/22 15:18:00
#1楼
说这么多,还是这个来的贴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图
如您对论坛有好的建议或创想,请加大版主微信号:gkong2015
大版主推荐【工控百家谈】微信公众号,业界大拿原创内容分享
3389
emliy
文章数:1105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3389
注册时间:2004/3/3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04/10/22 16:46:00
#2楼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在异乡的人别忘了给故乡的父母打个电话。
28749
安安Ann 版主
文章数:11479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28749
注册时间:2004/9/16
发站内信
2013国庆活动
发表于:2004/10/22 21:15:00
#3楼
今天重阳糕也没吃哇!
忘了!
星期天去爬山烧烤!
 鲜花是温柔的陷阱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非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工控网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46.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