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免费注册 登录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是:

电工技术

抖音 德嘉 泓格论坛 FLIR红外热像论坛
工控论坛首页 电工技术 → 浏览主题: 新无功补偿原理图
发表新帖 回复该主题
回帖:126个,阅读:7722 [上一页] [1] ... [10] [11] [12] [13] [下一页]
* 帖子主题:

新无功补偿原理图

分享到
2333
gclzfc
文章数:495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2333
注册时间:2007/3/15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20/6/3 11:54:40
#120楼

        要想认识谐振能的存在,必须认识当代电工理论有两大失误?
尊敬的朋友:
    一、对于无功功率物理意义认识失误。

    1、在纯电感电路中瞬时平均功率是:瞬时功率绝对值和的平均值,不等于0,有功率量纲。
    2、因为转变电磁场能,所以应该称“电磁功率”,是电感负载中的做功功率。
    3、感抗消耗电能,表现有电压降产生。无功功率是由电能转变的。 计算公式:|=U÷X,Q=Uxl,
    4、功率因数是纯电阻负载中的功率因数。C0SΦ=R÷Z 对于电感负载不适用。 根据公式P=IUCOSΦ,电感负载中的导体应当利用电阻大的材料做导体,实际应用电阻小的材料,理论与实践相矛盾。
   二、谐振总阻抗分析失误,谐振电流和电压增大值计算不出
来。
   1、因为容抗与感抗中的电流相位差180度,是时间角度,不会互相抵消,但能互相利用。产生“内电动势”,从电容器输出新电流。
   2、公认容抗与感抗互相抵消,只有纯电阻起作用。 电流和电压增大值计算不出来,不能反应出谐振特征。
   3、谐振能定律和计算公式,是应用谐振能的法宝。
   4、公认无功补偿原理不正确。无功补偿节电效果无法解答。必须承认新的无功补偿原理。
2333
gclzfc
文章数:495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2333
注册时间:2007/3/15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20/8/26 11:41:36
#121楼
              为什么全世界推广无功补偿?
回复88楼shjzsxl:
   引用:说道节电其实很简单。就是提高功率因数。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做,在实际中有两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二是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用电环境是怎样这首先要知道。才能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方案。才能解决问题。90%的单位都存在功率因数低的问题。所以市场很大。
         -----------------------------------------------------------------------------------------------
  说明:一、说道节电其实很简单。就是提高功率因数。
        1、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会节电,是正确的。凡是无功补偿,都会提高功率因数,都能减小从电源输出的总电流,减少线路中的有功损耗;但无功补偿用电环境不同,节电效果不相同。
       2、在感性负载中安装适当的电容器,为什么会提高功率因数?
       (1)公认无功补偿原理:电容器具有移相作用,改变无功电流的相位,当负载不变时,因为功率因数提高,所以从电源输出的电流会减小。
   如果此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负载中的电流必然等于线路中的电流值。但从实践中得知:负载中的电流100%大于线路中的电流,理论与实践相矛盾。因为公认无功补偿原理不正确,所以无功补偿用户电费减少和负载做功增大案例无法解答,许多人把节电当成究电反对。
       (2)新的无功补偿原理:因为无功补偿用户电费减少和负载做功增大案例,从《电工学》书中找不到正确答案,所以我们对此案例研究40多年,最后发现:电路谐振产生新能量---谐振能。无功补偿补偿属于广义的电路谐振,有“内电动势”产生。证据:因为从电容器输出无功电流,代替从电源输出的电流,所以从电流输出的总电流会减小。又因为从电流输出有功电流不变,无功电流减小,所以线路中的有功功率因数会提高。
     从实践得知:负载中的电压是电源电压与电容器电压矢量和,负载中的电流是电源输出电流与电容器输出电流矢量和,大于从电源输出电流值。
     因为负载增加一个新电源---内电动势输出的电能计算,所以用户电费会减少,负载做功会增大。输入+谐振能=输出增大。

        二、是认识问题?
       1、因为公认无功补偿原理不正确,用户节电效果没有正确答案,电工杂志不报导无功补偿节均案例,所以人们对无功补偿节电效果不相信。
       2、无功补偿节电的秘密至今不知道:
       (1)普通无功补偿:电容器与电网相通。因为负载电压不变,所以负载中的电流和功率都不变,所以用户没有节电效果。
       (2)特殊无功补偿:输电线路长,电压降严重,另外增加滤波器等,电容器与电网相隔离。因为负载电压会提高,所以负载中的电流和功率会提高,用户就有节电效果。
        三、用电环境是怎样这首先要知道。才能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方案。才能解决问题。
         1、做节电前,必须了解用电环境,为是正确的,也是必须做的。
         2、做无功补偿节电试验:在电源输入端必须串联较大纯电阻,电容器与电网相隔离,否则就做不出负载做功增大结果。
         3、收费电能表必须远离电容器,如果安装在电容器附近,测量结果是增大后的总电能,用户电费不会减少。
2333
gclzfc
文章数:495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2333
注册时间:2007/3/15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20/12/8 12:54:21
#122楼
            建议:利用谐振能解决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不足之处!
   
    一、当代为什么推广风力和太阳能发电?

    1、能源和环保存在问题,是影响全人类幸福生活的大事,当代利用煤和油发电污染环境,影响全人类的身体健康。
    2、因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不会污染环境,对于人类身体健康有好处。
   二、谐振能是成本最低,容量最大,应用最方便的清洁能源。
    1、从实践得知:无功功率的需要量是总电能的50%以上,如果不应用无功补偿,就会缺少50%以上的电能。
    (1)无功功率按物理意义分析:属于电磁功率,是电感负载中的做功功率,表现电感负载中的导体利用电阻小的材料,有功功率是有害的损耗功率。因为无功功率由无功补偿输出成本低,可以少收费或不收费。所以电力部门电能计量按有功功率计算,也是正确的。
   (2)因为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是同胞兄弟,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所以减少无功功率输出也会减少线路中的有功损耗,电感负载中的电压提高,负载中的电流和三种功率同时增大。如果用户做功不变时,就会减少电费。
    2、谐振能属于再生能源必须有独立电源,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提供独立电源。
    3、在无功补偿中得知:无功补偿增加的电能比太阳能低10倍左右。我们开始不相信,自己做试验:在独立电路中并联或串联较大的电抗器和电容器,从电源输出的电流减小,输出增大10倍左右可以按2倍左右计算,也有重大意义。
    三、建议:利用谐振能解决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不足之处!
    1、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都存在三个问题:成本高、容量小和不稳定。

    2、在发电机输出端:并联或串联较大的电抗器和电容器(可称电磁兼容),从电容器中输出无功电流。输出电压:是电源电压与电容器电压的矢量和,输出电流是电源电流与电容器电流的矢量和。
    3、如果有较大储电池,也会解决电能不稳定问题。
    4、无功功率名称不符合物理意义:
   (1)为什么起名无功功率?在纯电感负载中,瞬时平均功率利用瞬时功率代数和的平均值计算。因为计算结果是零,所以没有功率量纲,就起名为无功功率,感抗不消耗电能,无功功率不会做功。但在实践计算中:感抗当成消耗电能计算,电感负载利用电阻小的材料做导体,理论与实践相矛盾。
   (2)无功功率实际是电磁功率?在纯电感负载中,瞬时平均功率利用绝对值和的平均值计算。因为计算结果不是零,所以有功率量纲,应该起名为电磁功率,感抗消耗电能,无功功率会做功。在实践计算中:感抗当成消耗电能计算,电感负载利用电阻小的材料做导体,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4650
shpw
文章数:826
年度积分:140
历史总积分:4650
注册时间:2002/2/21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20/12/9 8:13:21
#123楼
回复 #37楼 kdrjl
吃瓜中  大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0/12/9 8:42:22编辑过]
50
g_phoenix
文章数:1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50
注册时间:2022/5/7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22/5/8 10:37:55
#124楼
那究竟怎么用呢?
2928
shjzsxl
文章数:401
年度积分:84
历史总积分:2928
注册时间:2009/7/9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22/5/13 10:49:05
#125楼
曾工你好:看到你的多篇文章虽然有些不理解。但你勇于挑战传统理论的精神可贵。本来很多认识我们是不清楚的,希望和你交流。我的微信和手机同号:13974877691.我们一直在做节能工程。效果很好。做一处成功一处。
50
1270498687
文章数:264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50
注册时间:2019/7/3
发站内信
发表于:2022/5/13 18:02:14
#126楼
跟楼主学习了,谢谢分享。
工控学堂推荐视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非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7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