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版主的提点!
从版主的回复中,我发现一个新名词(对小生而言)“悬浮电位”,然后去百度,刚好知乎有人回答,我认同,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名词“悬浮电位”每一个名词,都反应了其代表之物的特性,“电位大小”反应了对“0电位”的电压。那”悬浮”意味着什么?悬浮代表着飘忽不定,并不完全确定。
想到了这一层,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情形,来理解为什么“悬浮”
PS:没画图工具,麻烦将就一下,配色我也知道渣,但是我们不是为了好看嘛!再PS:你要把空气的范围想得广阔一点。请问题主,你觉得金属壳体的“ 电位 ”是多少?我们拿东西测一下就对了,是吧?
这个好简单,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好吗!才怪啊!!!!!!!!!!!!!!!!!!—————————————————割—————————————————
在没有测量仪表时,电源通过绝缘材料、金属壳体、空气三者“串联”,然后才和接到了大地
(这个图黑乎乎的看不到,就是图四中不要测量仪表的图)
金属壳体是等电位的,它的电位取决于“绝缘材料”和“空气”的电阻比值但是,当加入测量仪表的时候,就变成了这样
串并联的基础知识,题主肯定懂吧!测量仪器要测量电阻/电压,它的内阻应比被测物大很多。测量仪表的电阻很大,测量什么MΩ级别的电阻,绝对没有问题,如果达到GΩ级别,那普通的万用表就不够了,但是只要稍微专业的大设备,也可以测。但是这个空气的电阻是什么量级呢?(10e14~10e17)Ω·m反正就是很大就对了,测量仪器要侧准电压的前提,是其电阻要比被测量的“物体”电阻大很多,结果现在不仅不比“被测物”的电阻大,还小很多。结果就是,金属壳体的电位测量结果由测量仪器的内阻大小决定。你用普通的万用表测得的是一个结果,用示波器测得的是另一个结果,用高阻计测得的又会是另一个结果。有多少种仪器,就会有多少种结果。所以这个电位就是“悬浮”的。就算,你拿出一个内阻宇宙霹雳无敌大的测量仪器,把这个值测量准了,只要这个被测物体,稍微挪动一下位置,其值也会发生变化,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电位依然是"悬浮”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9/11 9:01:44编辑过]